广袖长袍是什么样子的呢?

如题所述

古代中国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采用上衣下裳的着装形制,认为这种服饰结构象征着天地秩序,郑重场合时穿用的礼服大多如此。但与此同时,也向来不乏上下连属的服式,从战国时期的深衣、始于汉代的袍服、魏晋的大袖长衫,一直到近代的旗袍,都是属于长衣样式。中国服装也因此呈现了两种基本形制。

“深衣”,从字面上看,就是用衣服把身体深深地遮蔽起来,这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相关。古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强调男女有别,两性间不可太亲近,不能随便往来,即便是夫妇,也不能共用一个浴室、共用一个衣箱,甚至于晾晒衣服的衣架都要分开;婚后的妇女回到娘家,自己的兄弟也不能与她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女子出门必须遮蔽得很严……如此等等,都表现出极强的禁欲主义倾向。儒家经典著作《礼记》等书中详细记述了这些着装上的礼仪规定。

深衣由上衣下裳连接而成,裁剪制作自有特点,与其它衣服不同。《礼记》中专门设了一章,题目就叫“深衣”。主要意思大致如下:战国时期,深衣的样式是符合礼仪制度的,它的造型既合乎规矩,有圆有方,又对应均衡;尺寸上也有一定要求,短不能露肤,长不能拖地;前襟加长,成一个大三角,再缘上衣边;腰间则要断开裁制,即腰上为衣料的直幅,腰下取衣料的斜幅,以便于举步;衣袖的腋部要能够适于肘的活动,袖的长短大约是从手部再折叠回来时恰到肘部。深衣既可以文人穿,也可以武士穿,可以做傧相穿,也可以行军打仗时穿。深衣属于礼服中的第二等,功能完备且不浪费资财,风格上也朴实无华。这一时期着深衣的形象,不仅可以从一些出土于古墓的帛画上看到,同一时期的陶俑、木俑也有不少这类人物形象,不仅款式清楚,花纹也历历可见。

锦袍深衣的材料多为白色麻布,祭祀时则用黑色的绸,也有加彩色边缘的,还有的在边缘上绣花或绘上花纹。穿深衣时,将加长的呈三角形的衣襟向右裹去,然后用丝带系在腰胯之间。这种丝带被称为“大带”或“绅带”,带子上根据需要可插笏板,笏板并非仅供大臣上朝时使用,还相当于记事用的便携笔记本。后来随着游牧民族服饰对中原人的影响,革带出现在了中原地区的服饰中。革带再配上带钩,用作系结。带钩做工精致,已成为战国时期新兴的工艺美术品种之一。长的带钩可以达到30厘米左右,短的也有3厘米。石、骨、木、金、玉、铜、铁等质料应有尽有,奢华的带钩镶金饰银,或雕镂花纹,或嵌上玉殃和琉璃珠。

到了汉代,深衣变形为曲裾袍——一种有三角形前襟与圆弧形下摆的长衣。同时还时兴直裾袍,即直襟的长袍,也叫“檐榆”。刚有直襟袍时,不准将其作为礼服,不准穿着出门或在家中接待客人。《史记》中就有穿着檐榆入宫对王不恭敬的说法。之所以有这样的禁忌,是因为汉代以前中原人的裤子是无裆的,只有两条在腹前连接的裤腿,样子像是现在婴儿穿的开裆裤。由于裤子没有裆部,外衣裹得不严时极易露丑。儒家经典中说到着装规矩时,一再强调虽暑热不得掀起外衣,不趟水不得提起外衣。中原人坐着的标准姿势是先跪后坐,名为“跽坐”,明文规定不许“箕坐”(即不能将两腿伸向前方,像个收物用的簸箕),实际上与当时裤子的样式有关,为的也是防止露丑。随后,由于中原人与西北骑马民族的密切交往,合裆裤渐渐为中原人所接受,并逐渐推广开来。

不管是汉墓壁画,还是画像石、画像砖,或是陶俑、木俑,汉代人物几乎都穿袍,男子较为普遍,也包括一些女子。所谓袍服,是指过臀的长衣,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有里有面,或絮以棉麻,称为夹袍或棉袍;二是多为大袖,袖口部分紧缩,三是多为大襟斜领,衣襟开得较低,领口露出内衣;四是袍领口、袖口、前襟下摆处多有一个深色布的缘边,上面织着夔(神话中一足一角的龙)纹或方格纹等。袍服的长短也不一,有的长到踝骨,一般多为文官或长者穿,有的仅至膝下,或至膝上,多为武将或重体力劳动者穿。

在袍服成为最主要的服装之后,深衣并未完全消失,尤其在女服中得以延续。先是汉代女服大襟的长度越来越长,以致形成绕襟深衣。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帛画中,有墓主人着绕襟深衣的形象,绕襟、三重领,再加上满身细密的龙飞凤舞的刺绣图案,尽显中华女服之美。

袍服的款式发展到魏晋南北朝(220—589)时,开始向大敞袖(无紧缩袖口)、宽衣襟等特点发展,被称为“褒衣博带”,即宽大衣身长衣带的意思。着装者因此呈现出优雅洒脱的风神气韵。这一时期,男子的长衣越变越简单越随意,而女子的长衣却越变越复杂越华丽。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约345—409)在《列女传仁智图卷》中描绘的女子,著杂裾垂髻服,衣襟下缘裁制成好多个三角形,三角形上宽下窄,形似旌旗,沿着三角形缘边,绣有图案。当衣襟裹起来后,这些下垂的三角形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新颖、典雅,透着装饰的美。肥大的袖子和宽长的下摆,加之腰际围裳之间系有飘带,使着装者看上去飘逸而充满浪漫情调。虽然是画,但飘飘欲仙的服饰形象却呼之欲出。

深衣和袍服有同有异,都是上下连属的长衣,但深衣没有延续下来,袍服倒是一直穿用到近代——即使是21世纪的中国人,也还能想起它的模样——宽大笔直的袍身,斜在右腋下的大襟,朴素简洁的款式配着一些细腻精致的织绣花纹。

袍服式样历代都有变化,汉代的广袖深衣、唐代的圆领裥袍、明代的直身长袍都是典型的宽身长袍,穿着者多为文人及统治阶层。久而久之,宽衫大袍成为了不事劳作的有闲阶级的典型服饰,也是汉民族的一种传统服饰形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