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导演的电影是什么风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10-22
姜文导演的嗯,拍的电影风格一般都是,嗯,大多数都是具有意味深长的主体思想,出人意料的色彩风格,这些特点的有机融合都是姜文自己对社会对人对人性的认知,同时这也是蒋文让观众感到社会和人性的另一种方式。因为他的作品很注重啊刻画细节,所以说他把细节拍的非常的微妙微翘,那么嗯,这就是一个作为啊,一个导演不忘初衷,坚持以电影艺术本身你家人吃以仁为本,通过不断探索和放大放大人性,使他达到了人与情的高度统一。
第2个回答  2019-10-22
姜文导演的电影诙谐,幽默风趣,还带着些许文艺。姜文对文化的解读好与很多中国导演,尊重历史。喜欢他导演的电影《让子弹飞》。
第3个回答  2019-10-22
姜文电影的风格,主要说来仍然是看他的节奏,对动态静态的把握。独特与否,要看在哪个平台上去比较。
从第一部阳光灿烂到最近的一步,共7部电影,说来就是,抒缓与凌厉的间隔,硬质与柔情交替,大体就这么在拍。而且7部电影整体上是如此,具体每一部里剪辑切分亦是如此。就国内目前电影水准来看,他对动静的把握是很显眼的,再加上他对文革与民国元素的执着,这就造成了他的私人性特别突出。回到节奏,如果我们视野放开一些,去看看库斯图里卡的《地下》与莱昂内的〈往事〉,也许更能理解姜文电影路数。
他可真算是做到了,即使烂片,也拒绝平庸。
第4个回答  2019-10-22
我看过不少姜文的电影,我对姜文导演电影的风格理解是这样的。
电影的节奏很快,里面的人物对话有很多都是话赶话。电影大量运用近景,特别是喜欢用强调夸张放大来表现对象突出戏剧化的特征。
第5个回答  2019-10-22
姜文的电影如同他这个人一样,非常具有其鲜明的个性,但这种个性下又含有极强的人性意义所在。他的第一部导演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把背景放在了文革期间这个极为敏感而脆弱的时期下,别的导演拍摄文革期间时总是习惯性的拍出与政治相关的主题与思想,而他却另辟一条道路,去描述出那段黑白时期下绚丽般的少年回忆,于是人们就根本看不出这段历史下的苦难与苍白,对于里面的孩子来说那段时间终究是阳光灿烂的,这部电影也正是上一代人的集体回忆,而对于不属于那一代人的“晚辈”来说,它又像是一部我们对曾经的好奇与探索,不管我们是不是一代人,我们所有人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都是共通的,这部电影也是人们的集体共鸣。姜文的第二部电影《鬼子来了》,它是人性深度思考后的伟大杰作,日军侵略我们,我们拍出了无数他们如何残暴百姓,如何丧尽天良。而导演不是去否定他们的种种恶毒,而是把人性极为可怕的现实问题抛给了我们自己,我们那时候太多的人民是麻木的,懦弱的,我们总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思想去行走,我们总是在心里顺其自然的以为别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走,于是我们是最大的牺牲者!可以说,姜文看到了人性战争的本质所在,而绝不是仅仅表现在外面上的血腥与无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