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分辨能力弱,戴助听器还有没有效果?

如题所述

效果是有的,只是刚开始您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并 同样的听力损失程度,残留听力可利用价值高的人助听效果就好。比如,同样是60dB(HL)的平均听力损失,传导性聋患者的助听效果就比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好。因此残留听力的质量是衡量助听效果的重要指标。残留听力包括是否存在重振现象、听觉分辨能力如何等项内容。事实上,对助听器效果影响最大的是使用者自己的听觉分辨能力。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听觉分辨能力的损失。损失的不多,助听器可以补偿。若损失过于严重(这种情况多见于听觉中枢的障碍),助听器也就无能为力了。助听器毕竟还不能取代大脑皮层的作用。
助听器对语言声反应好,对非语言声反应就不好。因此,在一对一交谈时,助听器的作用最明显示,其他情况下会差些。举例说,有些戏迷或音乐迷,希望戴用助听器后仍能像以前一样欣赏戏曲和音乐。这种愿望恐怕不易实现。韵律可以明确地感知,但“味道”总有不足;一些高频乐器的声音听不好,且以往的“字正腔圆”现在会有些“变调”。
对于看电视和听收音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一半左右的人认为不太满意。因为,电视与收音机放出的声音信号己经与原有的声音不同,这种改变本质上是一种“失真”;而通过助听器放大后的声音信号会再次改变、再次“失真”。两次“失真”导致一部分使用者“听不太清楚”。当然,听好新闻联播这样的节目还问题不大。
传统的模拟式助听器还没有聪明到只放大使用者希望听取的信号。通常情况下,它们会将收集到的所有声音一视同仁地统统放大。比如在街上,助听器既放大了交谈声,也放大了汽车经过时的背景噪声。交谈的距离越远,希望听到的信号声越小,背景噪声就相对越大。远到一定的距离,由于背景噪声的干扰,信号声就非常不清楚了。好像在喧闹的菜市场,即使正常的听力,也听不清远处朋友喊叫的内容一样。因此,助听器的使用有一个“有效”距离。对于传统的助听器,这个距离大约在2米以内;指向性、部分数码编程、数字式等助听器的可以稍远,最远可达到5米。
开大会的时候,戴用助听器效果难以保障。因为,既有“两次失真”的问题,又有“距离”的可题。如果会场上乱哄哄,效果就更差。七八个人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地聊天,也会影响助听器的效果。但是,如果双耳戴用助听器,效果会好得多。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式助听技术的出现,使我们看到了希望。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借助数字式助听器,背景噪声的问题可以逐步得到解决。
有鉴于此,准备配用助听器的人们一定要对助听效果有一个正确的期望值。要记住,助听器的作用只是“助听”,不要指望花几千元钱去买“正常的耳朵”。不是一戴上助听器就能和正常人一样,再者,佩戴助听器的效果和时间是成正比的,得慢慢来,先要让耳朵听到声音,听到声音后大脑才给反应,每天坚持训练,这样对言语识别率才会有提高,所有有了听损,尽量早干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02
助听器本身是一个放大器,所以当我们有听力损失的时候可以通过验配助听器来补偿听力。我们都知道配眼镜要测视力,那配助听器自然也要测听力。但测听力是一个更加复杂的过程,需要测不同频率的损失各是多少,然后来调节助听器的补偿度。过去使用的模拟式助听器,是所有频率线性放大,而我们的听力损失并不是线性的。因此后来出现了数字式助听器,通过内置芯片的不同程序,来有效补偿听力
第2个回答  2018-12-18
你好!语言分辨能力弱的,戴助听器效果还是有的,但效果的大小跟言语分辨能力成正比,一般需要配通道数更多清晰度更好的助听器来帮助患者做言语恢复,恢复的效果因人而异。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第3个回答  2018-12-18
当然有了,又不你卖一个试一下
第4个回答  2018-12-17
会有一点,但是效果要差些,降低期望值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