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如题所述

纪念屈原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迎接伍子胥
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18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古代又称为“端阳节”或“龙舟节”,这也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爱吃美食的朋友每年都会盼望着过端午节,由于端午节当天要吃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制作方法简单口感也比较好。


大多数家庭都在端午节之前一天到两天左右,就要购买包粽子所需要的糯米和竹叶,端午节的前一天就会将这些食材用水泡开之后准备包粽子。

随着人们饮食多样化,也使得端午节的粽子口感和形状越来越多变。但在欢度端午节的同时,一定要详细了解节日的起源和节日存在的意义。

在端午节凌晨家长就会给小朋友手腕上系五彩线,这是对孩子成长和健康的一种期盼。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每年端午节回家团聚的时候,都会一家人欢欢喜喜过节日。端午节的时候一家人在一起包粽子,谈论生活和工作并且互赠礼物节日气氛非常浓重。


端午节的粽子口感比较好,而且通过粽叶包裹的糯米清香甜蜜,远在异乡的人在端午节吃粽子的时候也会想家或者思念亲人。端午节作为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节日,同样彰显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端午节的起源和文化渊源

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众所周知过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是为了纪念忧国忧民的诗人屈原。相传楚国诗人屈原对楚国灭亡无力回天,由于亡国之痛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而殒身,这就为端午节渲染了一定的爱国主义色彩。

屈原是楚国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生于公元前340年,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成年之后得到楚怀王的信任,曾经担任过任左徒、三闾大夫。屈原经常和楚怀王一同商议国事,推行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和举荐贤能的政策。


在屈原的努力帮助下,楚国一度成为了军事和经济的强国。公元前305年由于屈原反对与秦国联盟,使得屈原被楚怀王放逐出都城,从此屈原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流放生涯,直到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所灭,亡国所带来的屈辱和政治理想破灭,使屈原一度悲痛欲绝,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悲愤的屈原抱石投江。

屈原死后楚国的民众非常痛苦,为了避免河中的鱼虾损伤到屈原的尸体,附近的渔夫和村民都自主的拿来自己家准备的饭团,以及鸡蛋等食物扔到江里,希望通过这些食物喂饱河里的鱼虾,这样就不会损伤屈原的躯体。


也有的人会把随身携带的竹筒中放一些糯米,既能够吸引鱼虾又能够起到一定的驱邪作用,避免水中动物蚕食屈原尸体。

从此以后为了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和崇敬之情,楚国人在每年屈原投江这一天就会自觉的,将竹筒里装满米和其他食品用来祭奠屈原,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亡国的悲伤之情。

后来这些竹筒米经过进一步的简化和改进,就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粽子。从此以后每年端午节就有吃粽子的习俗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人们对美食和口味也有了不同的追求,所以就形成了现在的莲子、绿豆、冬菇、花生、五花肉等多种材料做的粽子。

端午节习俗与文化传承

端午节起源于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现在我们所知道的端午节,既是又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也是和家人团聚的重要佳节。其实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殷商时代,最初是古代劳动人民为了去病而举办的一个节日。

《大载礼记·夏小正》说“五月蓄兰为沐浴也”。

端午节这一天大家都会通过洗浴来驱除病魔,有的地方会通过用百草水洗澡起到祛病强身的作用。现在人们在过端午节之前,也会在手腕上系五彩线以表达强身健体和去除疾病的愿望。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就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鄂伍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伍奢家族被满门抄斩,伍子胥逃过一劫后投奔吴国,经过几年的养精蓄锐之后带兵讨伐楚国为父亲报仇。在战争中人们用黑豆粉和糯米做成砖墙来抵御强敌。

但由于政见不同伍子胥被吴王杀害,而处斩伍子胥这一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伍子胥死后也未得善终,楚王派人将其尸体投入江中,为了纪念伍子胥人们在每年五月初五,都会将粽子和饭团投入佳宁中,并且通过赛龙舟的方式驱赶水中的鱼虾。


端午节的起源中还有孝女曹娥的传说,曹娥的父亲在江边弹唱的时候不慎溺水身亡,曹娥就在江边哭了七天七夜,后来父亲的尸体终于浮出水面。

其实,这种行为深受封建礼教的推崇。所以,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不仅是传统民俗节日,也是为了纪念古代先贤的正义之举。

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为了消灭吴国,想要通过操练水兵的方法增强军队素质。但是又害怕受到吴王夫差的猜疑,所以经常用娱乐的方式来操练水兵,从表面上来看就像赛龙舟一样,宋高承《事物纪源》称:“竞渡起于越王勾践”,这就是过端午节的另一个传说。

端午节吃粽子与民俗文化发展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种比较古老的传统习俗,在古代粽子就是的做法就是将糯米放在竹筒里烤熟。这种方法制成的糯米不但蕴含竹子的清香气味儿,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会用茭白叶将糯米包成牛角状,这其实也就是比较早期的粽子。

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的食品,人们在制作粽子的时候还可以将糯米粽放入中药,不但具有益智和除病的的寓意,而且还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随着时代不断变迁,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也在不断演化,尤其是粽子的种类也开始逐渐增多。


在晋代之后粽子还作为亲朋好友交往的礼品相互赠送。唐宋时期在包粽子的时候人们,就会将蜜枣放在糯米里,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就说明当时的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期间必不可少的食品。

到了元明时期粽子的馅料越来越丰富,在制作粽子的时候会掺杂一些肉片,或者板栗、绿豆和时令水果等食物。

当然放入胡桃、松子等食物的粽子也十分受欢迎。如今在过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泡糯米包粽子,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传统食品,它的实际意义其实除了饱腹之外,更多的是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结 语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从开始到现在历经了几千年的历史。不但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色彩,同时也是亲人团聚的重要象征。虽然不同地区的端午节习俗有一定差异,但过端午节时的习俗却大同小异。


唐朝张建封有诗云:“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其实就是对端午节这一天的节日盛况的真实描写。无论古人还是今人,在过端午节的时候,其实所思所想都有惊人的相似度。那就是祈祷家人团聚和安居乐业。

饮蒲酒、放纸鸢、吃粽子、划龙舟、舞狮子等,其实都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与华夏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分不开。

虽然现在的端午节人们更注重的是饮食,但却从未忘却端午节的真正意义与传承。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端午节对于华夏民族来说,更像是一种精神象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9
说到我国的端午节为何要包粽子吃呢?其实我们的祖先很早学会用火熟食,以大叶植物叶片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熟或是扔进沸水中煮熟剥叶而食,曾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食俗,它通常发生在大叶植物分布普遍的南方,同在新砍的竹筒中贮米加水,置火上烧烤成熟食一样,属于南方稻作民族制作食物的古老方法,还有就是五月节也称“夏至节日食粽,周处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北方角黍已与南方筒粽统称为粽,它们曾都是端午节的祭祀用品,南北朝时被用来纪念屈原。及至唐代,北方的黍渐渐为糯米代替,一直流传到现在的端午节吃粽子的民俗文化了。这也是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的风俗习惯了。
第3个回答  2020-07-10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直至今日,我们除了吃粽子,还会划龙舟,这些传统节日活动一直影响着我们世世代代子子孙孙……

第4个回答  2021-01-14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一个地方一个习俗,除粽子还要吃这些食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