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水深三千尺是什么地方的?

如题所述

“桃花水深三千尺”是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的桃花潭。

原诗: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出处:唐·李白《赠汪伦》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赠别诗。作者在桃花潭游玩的日子里,受到了主人的热情款待,临走时主人又来送行。于是作者写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展示了一幅离别的画面。李白坐着船将要启行,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送行的声音。寻声望去原来是汪伦赶来了,诗人要走并未通知汪伦,汪伦不仅自己赶来,还带来了踏歌的队伍,此情此景着实让人感动。

诗的后两句是此情此景所激发出的情感浪潮的自然倾泻。桃花潭的水很深很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诗人将自己对朋友最深厚的感情,比之于眼前最常见的事物,看似随手拈来却又韵味无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30

桃花潭景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境内,距县城34公里。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有清新秀丽、苍峦叠翠的皖南风光,可观山川之灵气;又有保存完整、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可发思古之幽情。

唐代诗人李白曾于此地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绝唱。如今,诗仙、豪士逝者如斯,但桃花潭却因之流芳千古。潭边至今有汪伦墓碑文“唐史官汪讳伦也之墓“相传为李白所题写,其真伪已无从考证。



扩展资料:

县志《桃花潭记》称“层岩衍曲,回湍清深”,“清泠皎洁,烟波无际”。峭岩上古藤缀拂,烟雾缭绕,朝阳夕晕,山光水色,尤显旖旎。驾一叶扁舟泛游其上,一篙新绿,微波涟漪,足见“千尺潭光九里烟,桃花如雨柳如绵”。

潭东岸,有东园古渡,系汪伦踏歌送别李白处,有明朝建踏歌古岸,西岸有垒玉墩、书板石、彩虹岗、谪仙楼、钓隐台、怀仙阁、汪伦墓等景点。下游东岸有建于乾隆年间的文昌阁。阁重檐飞角,方圆八面,气宇轩昂,昔为文人兴会之所,游人登临极目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29

是桃花潭,在安徽省泾县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的一首《赠汪伦》,让世人知道了桃花潭。这个位居青弋江两岸的小镇,既古朴静谧,又有诗情画意,吸引着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安徽泾县桃花潭景区入口处在青弋江西岸,80元门票就能欣赏到十来个景点。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名诗表达了李白汪伦之间的美好情谊,这句诗中的“桃花潭”也是历史名胜。花潭,长江支流青弋江上游的一段,历史名胜。位于安徽省泾县以西40公里桃花潭镇翟、万二村之间。桃花潭水深碧绿,清澈晶莹,翠峦倒映,山光水色,尤显旖旎。唐代诗人李白一曲《赠汪伦》使潭显名于世,成为历史名胜。

扩展资料:

关于其名由来说法不一。有云:古人见于澄泓苍霭,如入《桃花源记》所述之武陵源,故名之。又云:兹潭十数里而近桃林缤纷,夹岸无杂树,值芳飞红雨之际,适谪仙李白应其地豪士汪伦之邀来游,睹此情景遂得此名。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千古绝唱,使桃花潭更显名于世。

参考资料:人民网-人民日报一线视角:别让桃花潭失去了汪伦

参考资料:闽南网-桃花潭在我国哪个省 蚂蚁庄园小课堂12月13日最新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26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赠汪伦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扩展资料:

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05
此桃花水应为桃花潭水,深千尺而非三千尺。诗证如下。而此桃花潭,据考证应为安徽泾县。位于青弋江上游的泾县陈村镇境内,距县城34公里。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天宝年间,泾县豪士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下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欣喜万分,遂修书一封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来,汪伦便据实以告之:桃花者,实为潭名:万家者,乃店主姓万。李白听后大笑不止,并不以为忤,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适逢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加之潭水深碧,清辙晶莹,翠峦倒映,李白与汪伦诗酒唱合,留连忘返。临别时在踏歌古岸,李白题下《赠汪伦》这首千古绝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如今,诗仙、豪士逝者如斯,但桃花潭却因之流芳千古。潭边至今有汪伦墓碑文“唐史官汪讳伦也之墓“相传为李白所题写,其真伪已无从考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