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嫦娥奔月的故事

如题所述

《嫦娥奔月》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讲述嫦娥偷吃仙药飞上月球,从此与丈夫羿天地相隔的故事,中秋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便是从嫦娥奔月这则民间传说而来。

💝💝中秋节嫦娥奔月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十个太阳,他们轮流到天上值班,后来十个太阳觉得这样太死板没意思,于是约好一起到天上凑热闹,这下可坏了,十个太阳把大地烤焦了,河水烤干了,树木和庄稼也没办法生长,百姓们根本无法生活下去。有一个身怀绝技的大英雄后羿,不忍看到人们的痛苦,决心拯救黎民百姓。于是他历经千辛万苦,来到昆仑山顶,用神箭将其中的九个太阳射下来。然后对最后一个太阳说:“你必须每天按时升起,按时落下,造福百姓”,从此人们又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嫦娥是后羿的妻子,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女子,她总是尽自己所能帮助邻里,大家也都很喜欢他。由于后羿为百姓除害,人们都很敬重他,还得到王母娘娘的赏赐的仙丹,这仙丹如果夫妻二人吃可以长生不老,如果一个人吃可以成仙。后羿本想和嫦娥一起吃,好让两个人都能长生不老,于是把仙丹给嫦娥保管。这件事被后羿的徒弟蓬蒙知道了,他一直想着盗取仙丹。

正好八月十五这天后羿出门打猎,蓬蒙带着佩剑闯进后羿家里,逼着嫦娥交出仙丹。嫦娥想如果把仙丹给他一定会给百姓们带来灾难,不肯给蓬蒙,蓬蒙于是就四处寻找,当快要找到时,嫦娥抢先一步拿走仙丹,但是她并不是蓬蒙的对手,为了不至让仙丹落入贼人手中,她只得吞下仙丹。嫦娥自感身体轻飘飘的一直在向上飞,飞过村落飘向满是繁星的天空。她知道吃过仙丹后一定是要飞到天宫去的,那样就再也看见不到自己的丈夫,这可怎么办。她抬头向上看,明月当空,于是就向着月亮飞去,她想这样还能看到自己的丈夫和家乡父老,这才有了后来的嫦娥奔月。

后羿回来后不见了妻子,他焦急万分,询问左邻右舍也说不知。他抬头仰望正好看到皓月当空,妻子正在月亮上凝视自己。后羿边喊边向月亮跑去,可是月亮始终和他若即若离,不管他怎么喊怎么追也赶不上,周围的邻居也跟着追赶,都没能追回嫦娥。

人们想念善良的嫦娥,希望后羿能够与她团圆。于是把嫦娥喜欢吃的瓜果拿出来摆在桌子上给她享用,年复一年就有了中秋节祭拜月亮的习俗,中秋节也渐渐成为人们期盼团圆的节日。

💝💝中秋节习俗💝💝

💝1.赏月💝

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2.追月💝

所谓“追月”,即是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兴犹未尽,于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约亲朋好友,继续赏月,名为“追月”。据清人陈子厚《岭南杂事钞》序云:“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亲朋治酒肴赏月,谓之追月。”

💝3.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嫦娥奔月》的故事,蕴含着浪漫,更反映了难能可贵的曲折爱情,见证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可贵精神。同样现在年轻人要以服务社会做有用的人为自己的理想,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嫦娥奔月是迫不得已的,更像是一种美好的守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