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直接给答案,不要给网址!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C 2.D 3.(1)吸碳 (2)略施魔法 (3)光合作用
  4.(1)安徒生;《海的女儿》
  (2)愿上海世博会像我一样,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愿中国小朋友像喜爱我一样喜爱上海世博会;
  我来上海世博会,仍然生活在童话之中;
  上海世博会为我的故事续写新的篇章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B 6.B 7.C
  8.(1)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2)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3)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惜别知音,借酒消愁; 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1)泣涕涟涟 (2)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行百里者 (4)疑义相与析
  (5)剑阁峥嵘而崔嵬 (6)不知天上宫阙 又恐琼楼玉宇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3)
  11.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12.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
  (1)侧面表现怒江崃谷的高峻险恶
  (2)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13.(1)“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2)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
  (3)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
  (4)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14.深刻意蕴:
  (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
  (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
  (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面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
  情感取向:
  (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
  (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
  (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5分)
  15.C
  16.(1)先由人生乐趣谈起,提出人生乐趣一半来自于感受.
  (2)再阐述感受力有强有弱,感受力强,能"处处领略",就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3)最后阐明领略趣味要"静"中得"趣".
  17.(1)"静趣"是指心界空灵(或摆脱物界喧嘈),在悠然遐想中获得无穷妙悟.
  (2)作者心界空灵,由眼前的苍蝇而悠想,悟得万物平等真谛,泯灭了益虫,害虫的功利观念,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苍蝇的自在情态,由此而获得的情趣正是作者所阐述的“静趣”。
  七,作文(70分)
  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