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石路百年演变

如题所述

苏州石路,这个位于传统阊门外商业区的历史地标,其名字的由来颇具传奇色彩。在明清时期,商业区的繁荣并未涵盖这条如今的繁华之路。然而,1860年的庚申之劫,该区域遭到了严重破坏,商业区一度沉寂。


随着甲午战争后苏州被设为商埠,日本在城南建立了苏州日租界,中国绅商为了与日本竞争,开始在条件较好的阊门外地区进行开发。南北向的现代化道路——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广济路、阊胥路和横马路——应运而生,这些道路的修建对石路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1906年至1911年间,盛宣怀在苏州阊门外修建了一条碎石马路,这条从上塘街渡僧桥南堍延伸至砧鱼墩口、禄荣坊口,最终连接大马路(义昌福门前叉道口)的道路,因其便利了盛家府邸与私人园林留园之间的交通,因而得名“石路”。从此,石路成为了清末民初阊门外“三路一街”(大马路、横马路、石路和上塘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文革期间,石路的面貌发生了剧变。大片房屋被焚,原有的石路改名为延安路(阊胥路),原有的大马路和横马路的部分路段则合并称为石路,导致其地理位置产生了混淆。这段历史时期的动荡,使得石路的名称与实际位置出现了张冠李戴。


历经曲折,石路在2004年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造,从原来的低档商铺区转变为新型现代商业圈,重新焕发了活力,成为苏州城市变迁中不可忽视的一章。


扩展资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