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示儿》的作者是宋代陆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的杜甫。这两首诗都和—( )有关,从《示儿》中的( )字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 )字可以看出。从思想内容上看,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但在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示儿》是从( )的角度表达诗人( )的情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从( )的角度表达诗人( )的情怀。从写作背景看,《示儿》是诗人临终时作的,从而是诗人的(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与当时“安史之乱”的平定有关,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答案跪求!望高手过目!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编辑本段]诗词概述:
【作品名称】示儿 【创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陆游 【作品体裁】诗 七言绝句 爱国诗 陆游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
[编辑本段]诗词原文: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毋忘告乃翁。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示儿:示:告诉。告诉儿子。 某些版本为元:本来;原来。在冀教版小学课本中,印为“原”应为“元”。(附:“元”同“原”)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兖(ya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禹贡》)。这里代指中国。陆游 九州同:全国统一 同:统一。 王师:国家的军队。 北定:向北方平定。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乃翁:你的父亲;也表示老头 。乃:你 ,你的 元:原来 但:但是 注: 在冀教版小学课本中,无印为“毋”。故上为按冀教版小学课本订正。 "我"本来就知道人一死世间一切就与我无关了,死去时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看到祖国统一。待到南宋军队收复北方中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编辑本段]诗词鉴赏: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七言律诗,作于763年(广德元年)春天,作者五十二岁。762年(宝应元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由此结束。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12
《示儿》的作者是宋代陆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的杜甫。这两首诗都和( 祖国统一 )有关,从《示儿》中的( 定 )字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 收 )字可以看出。从思想内容上看,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的( 爱国 )之情。但在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示儿》是从( )的角度表达诗人( )的情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从( 百姓 )的角度表达诗人( 欢乐 )的情怀。从写作背景看,《示儿》是诗人临终时作的,从而是诗人的( 遗嘱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与当时“安史之乱”的平定有关,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6-20
示儿》的作者是宋代陆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的杜甫。这两首诗都和—(祖国统一 )有关,从《示儿》中的( 定 )字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 收 )字可以看出。从思想内容上看,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的( 爱国 )之情。但在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示儿》是从( 悲 )的角度表达诗人( 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从( 喜 )的角度表达诗人(祖国重归统一 )的情怀。从写作背景看,《示儿》是诗人临终时作的,从而是诗人的(遗嘱);《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与当时“安史之乱”的平定有关,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答案跪求!望高手过目!
第3个回答  2010-06-20
示儿》的作者是宋代陆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的杜甫。这两首诗都和—(祖国统一 )有关,从《示儿》中的( 定 )字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 收 )字可以看出。从思想内容上看,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的( 爱国 )之情。但在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示儿》是从( 悲 )的角度表达诗人( 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从( 喜 )的角度表达诗人(祖国重归统一 )的情怀。从写作背景看,《示儿》是诗人临终时作的,从而是诗人的(遗嘱);《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与当时“安史之乱”的平定有关,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第4个回答  2010-06-10
《示儿》的作者是宋代陆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的杜甫。这两首诗都和—( )有关,从《示儿》中的( )字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 )字可以看出。从思想内容上看,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但在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示儿》是从( )的角度表达诗人( )的情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从( )的角度表达诗人( )的情怀。从写作背景看,《示儿》是诗人临终时作的,从而是诗人的(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与当时“安史之乱”的平定有关,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答案跪求!望高手过目!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