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大学是几本

如题所述

内蒙古民族大学是二本。

学校简介如下:

内蒙古民族大学(INNER MONGOLIA MINZU UNIVERSITY)位于内蒙古东部通辽市,是一所综合型民族大学,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高校。

入选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系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学校始建于1958年,2000年由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2006年,学校被确立为自治区重点大学,2009年,国家民委与内蒙古自治区签署协议共建学校。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霍林河、西拉木伦2个校区,占地面积3314亩,校舍建筑面积41.5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6.4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0亿元。

馆藏纸质图书181.8万册;设有23个教学单位、8个教辅单位、1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开设本科专业79个,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有教职工1975人,各类在校学生24216人,其中普通本科学生21274人。

专科学生214人、硕士研究生2291人、博士研究生17人、成人本专科生300人,留学生120人。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975人,其中专任教师129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70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82人。在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

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荣誉称号6人;有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学校实施“柔性引进人才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165人次,其中院士5名、社科院学部委员3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15

内蒙古民族大学是几本如下:

内蒙古民族大学是二本高校。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

学校建于1953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的民族院校。2000年,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合并组建了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本更名为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截至2019年6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近9000人,设有17个教学单位,8个教辅单位,37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目前26个本科专业以蒙汉双语教学为主。

师资与教学设施:

截至2020年4月,学校共有教职工639人,其中专任教师41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学历教师74.2%,其中博士98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55.3%,其中二级教授6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兼职硕士生导师38人。

教师队伍中,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人才团队2个,自治区高校创新培育团队1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自治区“111人才工程”、“草原英才工程”、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人选11人。

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宝钢优秀教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7人、教坛新秀7人、教学团队7个,自治区高校青年科技英才领军人才3人、骨干人才2人。

截至2019年6月,学校有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民族文化研究与传承平台3个(含共建)。

国家民委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民委学科建设平台6个;省部级教改平台3个;学校设有国家教育部蒙古国研究中心,自治区级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和应用数学与大数据实验教学中心。

第2个回答  2023-06-15

内蒙古民族大学是二本高校。

学校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专业1个,“ISEC”项目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个,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4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1个,

有自治区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重点建设专业4个、品牌专业18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精品课程41门、自治区一流课程29门,教学团队12个。

内蒙古民族大学其他情况简介。

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学科(含重点培育学科)16个;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有省部级自然科学科研平台22个,其中教育部、国家民委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4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8个。

有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平台13个,其中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国家民委研究基地3个,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重点研究基地8个。有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14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