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圆月的诗句

如题所述

花好圆月的诗句如下:

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释义:“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

释义: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3、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释义: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青女,主管霜雪的女神;素娥,嫦娥,月中仙女。婵娟,美好的姿容。诗人李商隐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是霜和月的象征的,她们耐冷的精神就是霜月的精神。

青女和素娥两位仙女不怕寒冷,在霜月中争比彼此的美好姿容,是诗人的幻想,也寄托了诗人不惧寒冷和高标绝俗的情怀。

4、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良史《春山夜月》

释义:从结构上来看,衣掬水”句承第二句的衣夜”,衣弄花”句承首句的衣春”,笔笔紧扣,自然圆到。一、二句波纹初起,至这两句形成高潮,以下写赏归忘归的五、六两句便是从这里荡开去的波纹。 

诗人完全沉醉在交中月下的美景之中了。唯兴所适,根本不去计算路程的诗近。而当要离开时,对眼前的一花一草不能不怀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两句写赏归忘归,衣欲去”二字又为折入末两句南望楼台埋下伏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