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野蔷薇的艺术特点

如题所述

茅盾《野蔷薇》的艺术特点有以年轻人的恋爱为题材;反映知识分子的人生苦闷;细腻真切的心理描写;较多地借鉴了现代西方文学的表现方法。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活动家。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野蔷薇》介绍

《野蔷薇》,是茅盾先生最早的短篇小说集。1929年7月由上海大江书铺初版印行,内收茅盾写于1928年至1929年的五篇小说,分别为《创造》、《自杀》、《一个女性》、《诗与散文》、《昙》,书前有《写在前面》序文。

《创造》——男主人公君实按着资产阶级改良的观点,想把守旧的妻子“创造”成资产阶级新女性,但妻子娴娴却超出了他心中“中庸”的理想,君实几年的努力完全白费,所得的结果正是对原先理想的嘲笑。

《自杀》——环小姐追求恋爱,珠胎暗结,却被参加的情人抛弃,在家中彷徨不可终日,经历一系列心理斗争后自杀。

《一个女性》——琼华家境富裕面容姣好,有众多追求者,但她对周围人的鄙俗感到失望,选择“不憎也不爱,只是本能地生活着吧”,但表面自我封闭的她却无法摆脱对爱的渴慕,这种感情在压抑后爆发,琼华尝试亲近最执着的追求者李芳,却已难卸下孤傲的假面,而后家道中落,追求者散去,琼华凄惨病逝。

《诗与散文》——“诗”与“散文”分别指代青年丙心中“白月光”般的表妹和感情激烈、性欲旺盛的桂阿姨,青年丙在两者间游移徘徊,“没有向善的决心,亦没有作恶的勇气”,最终表妹远走,桂阿姨也弃之而去。

《昙》——张小姐对闺蜜兰小姐和自己原先的暧昧对象何若华恋爱而愤懑,同时父亲要将她强制嫁给素昧谋面的长官,张小姐自觉失去了“何若华”这最后一块浮板,又不愿接受婚姻包办,选择出走逃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