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为什么改名合肥?

如题所述

根据水经注记载,古代淮河有条支流叫做淝水。淝水又分为东南两部分,而这两部分在一个地方汇合,进入长江,所以淝水汇合之地就叫“合淝”,后来把三点水去了,就变成了今天的合肥。

秦汉时期,合肥这个地名就叫合肥了,而行政级别是县,隶属于扬州的九江郡。南朝时合肥县改名为汝阴县,隶属于合州,而隋朝时又改回为合肥县改合州为庐州。注意,这是历史上庐州第一次出现,它与合肥的关系是州与县的关系,合肥是庐州的治所。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 ,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 。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又名“庐阳”,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的美誉。

合肥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水文情况:

合肥地表水系较为发达,以江淮分水岭为界,岭北为淮河水系,岭南为长江水系,淮河水系主要有东淝河、沛河、池河等,长江水系主要有南淝河、派河、丰乐河、杭埠河、滁河、裕溪河、兆河、柘皋河、白石天河、西河等。

合肥的境内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东西长54.5千米,南北宽21千米,水域面积770平方千米,号称“八百里巢湖”,湖底海拔5米,湖水容量随水位高程的不同而不同,当水位高程达14米时,湖水容量为63.7亿立方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合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