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该复试了,这几个点你们都知道吗?

如题所述

轰轰烈烈的研究生考试已经结束了,考研人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分数,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开始准备复试,初始考得好,只能说你才成功了一半,而另外这一半,同样重要!

有些人可能感觉自己初试考得比较好,感觉已经稳了,殊不知你有这样的想法,便是将自己处于危险之中了,俗语说骄兵必败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初试考得好,你复试更应该用心准备,这样一等奖学金才会向你招手!我有一个同学,初试考得也不错,感觉自己已经稳过了,每天打游戏,不怎么准备,到了复试的时候就抓瞎了,专业课考试竟然没及格,直接就被刷下了,这便是悲剧!

1. 答非所问

当然,有可能是理解力的问题,有可能是过度紧张的缘故,也有可能是基础不牢的原因。每个人面试的时间极其有限,所以考生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呈现出最好的自己,尽最大可能打动老师。但过来人感觉,几乎很少有人做到,因为基本上都是答非所问。最重要的是先想清楚导师在问你什么,回答过程中围绕着提问来作答,在结束时,做一个概括性的总结。因为前面都是你在阐释,这个时间可能长达3~ 5分钟,你自己都可能忘了你说了什么。所以,这个总结很重要。

2. 基础不牢

读研究生,意味着你将逐渐开始进行独立的学术研究,学科基础是前提。在面试过程中,老师对你专业基础的了解,除了你成绩单上显示的修过的专业课,更重要的就是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更直接反应出你的专业功底。但很多同学,课是修了,学分是拿到了,成绩甚至很高。但很多时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这个理论叫什么名字,具体什么意思,但是理论应用,模型分析,就不会了。

3. 逻辑不清

研究生和本科生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你的研究能力,具体而言就是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到面试过程中就是你的逻辑思维能力。专业的面试,都会有中文问题和英文问题。一般回答都是先解释是什么?为什么?再说怎么办?但是很多同学上来没搞清楚问题,就开始胡乱开药方,做评价。首先我们要清楚这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还是一个理论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就是定位要准。很多同学看完题,就是一通乱答,恨不得用上毕生之所学,但答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甚至回答到后边又把说过的重复一遍,全然看不出逻辑思维能力。

4. 知识储量不够

虽然面试只是短短十几分钟,但是不仅仅考察你的专业基础,而是考察你方方面面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像我这样的社科管理专业,你必须对很多国家大政方针甚至区域性的政策有所了解,否则在面试时很容易触及到知识盲区。这些学科的知识并不是要你精通,而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面试的时候老师提起来,你能听懂老师在说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18
了解复试的时间,了解复试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复试的步骤,了解复试应该注意的地方,要注意自己的穿搭。
第2个回答  2022-06-18
应该要把相关的知识点学会,并且应该要注意练习自己的表达技巧,还应该要注意练习自己的反应力。
第3个回答  2022-06-18
一定要专注做错题和自己不会的题,遇到不会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一定要掌握自己做题速度,一定要掌握英语语法,一定要掌握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