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是谁发明的?

如题所述

    莱特兄弟

    (世界著名科学家、飞机发明者)

    莱特兄弟(Wright Brothers)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  ,哥哥是威尔伯·莱特(Wilbur Wright,1867年4月16日—1912年5月12日),弟弟是奥维尔·莱特(Orville Wright,1871年8月19日—1948年1月30日)。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首次试飞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动力、机身比空气重、持续滞空不落地的飞机,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 [2] 

    飞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有人将它与电视和电脑并列为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大发明。莱特兄弟首创了让飞机能受控飞行的飞行控制系统,从而为飞机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此项技术至今仍被应用在所有的飞机上。莱特兄弟的伟大发明改变了人类的交通、经济、生产和日常生活,同时也改变了军事史。 

最初兄弟俩努力制造全尺寸的滑翔机,接连四个夏天,他们前往北卡罗来纳州旅行,目的地是个与世隔离的岬角。气象部门向他们建议,岬角风力大,是有利的练习场。之后不久,他们制作了第一架无人驾驶双翼滑翔机,把它象风筝一样放上了天。他们又在飞机的前面安装了升降舵,也就是一种摆动舵,可以用来操纵横轴。

莱特兄弟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始终是一体的,他们共享发明成果和荣誉。细心的传记作者James Tobin发现威尔伯1899-1900年写的“我的”机器和“我的”计划之后全部由第一人称单数改成了复数的“我们”和“我们的”,他说“很难想象奥维尔这么聪明出众的人是以何种力量成功的,从俄亥俄州一个小店到和资本家、总统们商议,奥维尔做到了,他从始至终都是位领导者。”

1900年10月的一个傍晚,威尔伯·莱特趴在易碎的滑翔机骨架上,迎着海风飘了起来,他成功了。虽然这只是几秒钟的飞行,只有1米多高,但莱特兄弟的成就超过了试图靠移动身体重量操纵飞行的李林达尔。第二年,兄弟俩在上次制作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进,又制成了一架滑翔机。这年秋天,他们又来到基蒂霍克海边,一试验,飞行高度一下子达到180米之高。

1900—1903年,他们制造了3架滑翔机并进行了1000多次滑翔飞行,还自制了200多个不同的机翼进行了上千次风洞实验,修正了李林达尔的一些错误的飞行数据,设计出了较大升力的机翼截面形状。在此期间,他们的滑翔机多次滑翔距离超过1000米。在当时看来,这可是不小的成就。经过不断钻研,不断改进,莱特兄弟不仅迅速掌握了当时的飞行器制造技术,而且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从1903年夏季开始,莱特兄弟着手制造这架著名的“飞行者一号”双翼机。动力飞行首先需要一台发动机,但当时市面上根本没有飞机的发动机出售,也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冒险制造航空发动机。但是兄弟俩并没有气馁,他们请了机械师查尔斯?泰勒(Charles?Taylor)来帮他们制造了一台大约12马力、重77.2千克的活塞式发动机。有了发动机,威尔伯和奥利弗只盼着多风的秋季能早日到来。10月中旬,“飞行者一号”组装完毕,奥维尔对新飞行器非常满意,“这是我们迄今为止造得最好的一架飞机。‘她’非常听话。” 奥维尔的感情不难理解,“飞行者一号”的每一根“肋条”都是他们亲手制作而成。

奇迹发生在1903年12月17日。

这天清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基蒂霍克还在沉睡,天气寒冷,刮着大风,空旷的沙滩上静静地停放着一个带着巨大双翼的怪家伙,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空旷的场地上冷冷清清,到现场观看的只有5个人。10时35分,一切准备就绪。为了能够率先登机试飞,兄弟俩决定以掷硬币的方式确定谁先登机,结果弟弟奥维尔赢了。

奥维尔爬上“飞行者一号”的下机翼,俯卧于操纵杆后面的位置上,手中紧紧握着木制操纵杆,威尔伯则开动发动机并推动它滑行。飞机在发动机的作用下先是剧烈震动,几秒钟后便在自身动力的推动下从“斩魔丘”上缓缓滑下,在飞机达到一定速度后,威尔伯松开手,飞机象小鸟一样离地飞上了天空。虽然“飞行者一号”飞得很不平稳,甚至有点跌跌撞撞,但是它毕竟在空中飞行了12秒共36.5米,才落在沙滩上。接着,他们又轮换着进行了3次飞行。在当天的最后一次飞行中,威尔伯在30千米的风速下,用59秒飞了260米。人们梦寐以求的载人空中持续动力飞行终于成功了!不幸的是,几分钟后,一阵突然刮来的狂风把“飞行者”1号掀翻了,飞机严重损坏,但它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人类动力航空史就此拉开了帷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6
飞机是在1903年12月17日由美国发明家莱特兄弟发明的。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首次试飞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动力、机身比空气重、持续滞空不落地的飞机,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
“飞行者一号”是一架双翼飞机,它的两个推进螺旋桨分别安装在飞行员位置的两侧,由单台发动机链式传动。操纵系统采用升降舵在前、方向舵在后的鸭式布局,这也正是莱特兄弟对航空事业的最伟大的贡献所在。
李林达尔必须移动自己的身体,靠改变重心来操纵飞行器飞行,而“飞行者一号”的飞行员则通过机械装置使整个翼尖卷曲来达到同样的目的。飞机的爬升和俯冲依靠安装在飞机前部的一对双翼升降舵;一对方向舵与机翼卷曲机构互相连接在一起,安装在驾驶员身后。
莱特兄弟首创了让飞机能受控飞行的飞行控制系统,从而为飞机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此项技术至今仍被应用在所有的飞机上。莱特兄弟的伟大发明改变了人类的交通、经济、生产和日常生活,同时也改变了军事史。
扩展资料
中国的第一架飞机:
1906年,福建永安人刘佐成与同乡李宝焌在全闽师范学堂毕业后被清政府选送赴日本留学,就读于工兵航校及早稻田大学。受美国莱特兄弟和旅美华侨冯如研制飞机并成功飞行的鼓舞,刘李二人满腔热情地投入到飞机的研制。
1910年,在一些爱国华侨的资助下,刘李二人在日本合作自制了“飞机一号”。因使用日本的飞机场不便,无法试验。同年8月,在清政府拨款,在北京南苑军用操场内建筑厂棚试造飞机。
1911年3月,刘李二人在国内自造的“飞机二号”,但飞行时因发动机轴损坏,坠落失败。刘佐成身负重伤,从此不再驾机。
1910年11月19日,李宝焌、刘佐成发起成立航空研究会,在《大公报》发表《航空研究会发起及简章》提醒国民:世界航空事业刚刚起步,中国要抓住机遇,“勿再事事落人之后”。这一年12月,上海《东方》杂志发表了李宝焌的《研究飞行机报告》,这是我国最早的一篇航空论文。
第2个回答  2022-03-16
1882年,俄国的莫查伊斯基制造过一架机翼像平板似的蒸汽飞机。1886年到1890年,法国阿代尔先后造过蒸汽飞机。1893年,英国马克西姆也造过一架大型蒸汽飞机。1896年,美国兰利则造过蒸汽飞机的模型。但是,这些飞机都因动力不佳或其他原因而未能飞行成功。尽管俄国、法国、英国声称它们造过最早的飞机,但并未被公认。 真正的飞机发明者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1903年12月17日,这一天美国莱特兄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具有行进动力的飞行器(这时还不能叫飞机) 飞机没有起落架和机轮,只有滑撬。起飞时飞机装在滑轨上,用带轮子的小车拉动辅助弹射起飞。 首次试飞滞留空中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2秒,飞行距离只有36米,但它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载人、可操纵的重于空气飞行器的首次成功升空并飞行。其中的意义就好比是登月的那句话,人类的一小步,世界的一大步。 请记住美国的两个发明家莱特兄弟的名字,即威尔伯 莱特 (1867-1912 年) 和奥维尔 莱特 (1871-1948 年)。
第3个回答  2022-03-16
首先就是莱特兄弟的这个关于飞机的制造和尝试,是属于当时的一个飞机的尝试。他们的故事咱们都是了解的。然后就是这个巴西的关于飞机发明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男主角就是杜蒙,巴西人的说法也没错。1906年10月23日,巴西的桑托斯·杜蒙特在巴黎西郊的巴加泰勒公园驾驶“双14”双翼飞机开始了第一次飞行,这次飞行距离为60米,离地高度约为2米。“双14”飞机的骨架由铝和竹子做成,上面蒙有丝绸,飞机的汽油发动机是由杜蒙特自行设计制造。这个事件还有很多的见证者,而且也有照片为证哦!这个只能说这里面的飞机的起飞试验是比莱特兄弟早,这个我们都是不怀疑的。而且可以很好的证明,莱特兄弟也不是飞机的首飞。是不是一下子感觉到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受到了冲击,这个冲击还不算是完整的呢。

权威航空期刊《简氏全球航空器》在其100年周年版中声称,人类首飞另有其人,德裔机师古斯塔夫·怀特海德才是真正的“飞机之父”,他于1901年7月成功试飞“秃鹰”飞机,比莱特兄弟那次著名飞行要早上两年。2013年6月26日,美国康涅狄格州州长丹尼尔·P·马洛伊签署这一法案,正式认定现代飞机的发明者并非莱特兄弟,而是古斯塔夫·阿尔比恩·怀特海德,并将人类首次飞向空中的纪录由莱特兄弟的1903年12月17日提前到1901年8月14日。是不是又迷惑了,其实这个也算是一种对于不同的发展史的一种探索和发现,主要的就是这个试飞实验,被知道的人很少,就只有5个直接见证人。这个事情幸好有照片为证,不然应该没有人知道的。毕竟他的这个事情,是缺少宣传和营销的,没有人太了解,所以这个载入史册的就是莱特兄弟的故事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9-07
莱特兄弟(Wright Brothers)指哥哥威尔伯·莱特(Wilbur Wright,1867年4月16日-1912年5月12日),弟弟奥维尔·莱特(Orville Wright,1871年8月19日-1948年1月30日),他们出生于美国,世界著名科学家、飞机发明者。 莱特兄弟首创飞行控制系统,为飞机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2]莱特兄弟的伟大发明改变了人类的交通、经济、生产和日常生活,同时也改变了军事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