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是哪的简称

如题所述

鄂是湖北的简称。

湖北,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而得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之间,全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

湖北水资源丰富,素有“千湖之省”之称,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起点。湖北是中部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通信枢纽,有“中国立交桥”之称,武汉新港是中部首个亿吨大港。

湖北是中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拥有普通高校129所,在校大学生人数140.18万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5所,科教文化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数量曾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四。

扩展资料:

湖北省大部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为85—114千卡/平方厘米。多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100—2150小时。其地域分布是鄂东北向鄂西南递减,鄂北、鄂东北最多,为2000—2150小时;鄂西南最少,为1100—1400小时。其季节分布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秋两季因地而异。

湖北省年平均气温15—17℃,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温度多变,秋季温度下降迅速。一年之中,1月最冷,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2—4℃;7月最热,除高山地区外,平均气温27—29℃,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全省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

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之称。境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面积百亩以上的湖泊约800余个,湖泊总面积2983.5平方千米。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湖泊有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1

鄂是湖北的简称。

湖北,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而得名。

湖北省位居华中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先秦时期,从哲学到文学,产生了老子、庄子、屈原,历经800年,楚国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湖北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从武昌辛亥首义到新中国成立,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北有70万革命英雄献出宝贵生命。

扩展资料

湖北简称“鄂”,缘于省会城市武汉市之武昌,自隋代起曾多次被称为鄂州。而鄂州又与鄂王城有着直接的历史渊源。

据原大冶一中副校长邹天福研究著述:鄂王城是远古时期鄂氏族所建诸侯国都城;有文字记载,夏商时代的鄂国和两周时期楚公的第二个儿子鄂王,都在这里建都;春秋时期,鄂王城作为楚国的国都持续200余年,直到楚文王熊赀迁都至郢。

秦统一六国后,先后在今鄂王城城址所在地及鄂州市设县,县名为“鄂”;三国时,孙权在今鄂州建都,改鄂王城为鄂县。因鄂王城东南约10公里处有武昌山,遂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县。这也是武昌的最初来源。

隋朝,鄂王城日益衰落,鄂州州治首次设在江夏,也就是今天的武昌。从此,今之武昌多次被作为鄂州首府,到清代,湖北便简称为“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3-07
湖北简称鄂的真正来源是鄂州,这是举世公认不争的事实,谁知近来出现了杂音,如一份省级报纸2010年5月10日文化版刊载《鄂王城重续鄂文化血脉》一文中称:“大冶市金牛镇鄂王城,是湖北简称鄂的源头。”其后,又在2010年5月24日文化版刊载《谁来保护国宝鄂王城》一文中称:“鄂王城———湖北简称鄂的真正来源。”那么,湖北的简称“鄂”来自大冶金牛镇,这种说法能站得住脚吗?对此,必须引经据典,正本清源,还湖北简称鄂的真正来源是鄂州,这个历史的本来面目。
“鄂”源自江边捕鳄部族
据《鄂州市志》载,鄂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5000多年前,其祖先就生息劳作在这里,境内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0处,夏商时代遗址20多处。《鄂州历史纪要》载,帝尧时为樊国。殷商时为鄂国。据央视4套播出7集纪录片《走进鄂州》中介绍,在商周时代,鳄鱼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鄂州地属亚热带气候,草泽繁茂,最适合鳄鱼的繁殖。于是,一个以捕鳄鱼为生的部族产生了,他们也被称为“噩”。金文中的“噩”字即是古人捕鳄鱼的器物,四个“口”是鳄鱼在捕兽器中发出的叫声。这是鄂州称“鄂”的开始。
据《史记·楚世家》载,周夷王时,王室衰微,诸侯互相征伐。楚王熊渠很得江汉之间的民心,兴兵伐扬越,至于东鄂(今鄂州市),封其中子红为鄂国之王。据《鄂州历史纪要》载,熊渠卒,熊红嗣位,仍居鄂,传六王至熊咢犹居此,为楚国之国都。春秋时为楚之别都。楚共王熊审封其三子皙为鄂君,始铸铜镜,子皙与鄂地越人泛舟于鄂渚。战国时为鄂邑。楚怀王封其弟启为鄂君,颁发“鄂君启金节”,鄂邑水陆商队货运楚国各地。楚顷襄王21年,屈原放逐江南,行吟鄂渚,《九章·涉江》云:“乘鄂渚而返顾兮,欸秋冬之绪风。”鄂州西山有屈原“望楚亭”。楚国经营东鄂达600余年。
 熊红鄂国故址后迁至西山脚
据中国水运报社张后铨先生《鄂君启节价值与东鄂地望考略》载,熊红鄂国故址确切都点在原鄂城县(1956年划归大冶县)金牛镇附近的李角村。熊红始封于马迹乡,因其地偏僻,交通不便,不久便迁徒至今的鄂州市西山脚下,古籍中早有鄂国迁徒之说。这一史实,既有古典文献与实物资料作依据,也为当今学者所公认。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柯愈春先生在《樊楚旅居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载,梁子湖的周边地区,古代称作樊楚,以鄂州樊(西)山为中心,经过数千年的开发,形成一种樊楚旅居文化。熊红为鄂王,至樊山,驻地开发,安民建城,后来称为鄂王城。
西周时代的鄂王城,秦代的鄂县故城,孙权建都的武昌城,都在西山之麓,三者连在一起,已成为定论。
据《鄂州史话》载,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全国实行郡县制,始置鄂县。两汉400余年间,仍称鄂县。从西周中期到东汉末年计1100余年,今鄂州市一直称鄂。公元221年,吴王孙权都鄂,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同年8月筑武昌城,迁移建业(今南京)之民千家至此。并设立武昌郡,郡治设在武昌,管辖武昌、下雉、阳新、柴桑、寻阳、沙羡6县。武昌城不仅是郡治、县治所在地,更重要的是吴国的都城。公元229年4月,孙权在武昌称帝,至9月迁都建业,召上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孙登留守武昌。公元265年9月,末帝孙皓又自建业迁都武昌,吴国贵族不愿离开本土,所以有“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的民谣,成就了武昌鱼的美名。孙皓不得不于次年12月还都建业,留卫将军腾胤镇守武昌。自孙权改鄂县为武昌,经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鄂州市一直称武昌,长达1100余年。
据《鄂州史话》载,公元589年(隋开皇9年),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受鄂县、鄂郡、鄂邑名称的影响改郢州为鄂州,武昌隶属鄂州。
东晋时,鄂州城区为武昌府治所,王敦、陶侃、庾亮、庾翼等先后设府治理。其间,中国道教发展史上里程碑式人物葛洪驻足武昌,结庐炼丹5年。“净土宗”初祖慧远挂锡西山古灵泉寺3年,使之成为“净土宗”发源地。唐肃宗至德年间,置“武昌军节度使”,驻鄂州(江夏),而武昌县名依旧。唐代以后,武昌成为文人骚客游览吟咏胜地。李白、孟浩然、李阳冰、岑参、元结、杜牧、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秦观、范成大、王十朋、丁鹤年等,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
据《鄂州市志》载,五代十国的乾德5年(967年),南唐割武昌三乡之地置大冶县。元成宗大德5年(公元1301年)以武昌作为“路”级建制。元顺帝21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改武昌路为“武昌府”,直到清末未变。而武昌县名一直未变,形成“上下两武昌”格局。民国2年(公元1913年),将武昌府治江夏县改为“武昌县”。次年将原武昌县改为“鄂城县”。从鄂县改武昌县,到最终称于江夏,其间经历1100多年。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省辖鄂州市。
据《辞海》载,湖北省的简称,因清代省会是隋以后鄂州的治所而得名。
 鄂州与“鄂”结下不解之缘
从上可知,大冶县是南唐割武昌县三乡置县,鄂王城所在地是1956年从鄂城县划入大冶县,而原鄂王城因地处偏僻,后迁徒至西山之麓。两下对照,铁证如山,那种认为现大冶鄂王城是湖北简称鄂的真正来源者,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湖北日报》2010年5月12日在《多彩鄂州,宜居宜业》一文得出正确结论:鄂州是湖北简称“鄂”之源。春秋时期,楚王封其子熊红为鄂国之王,鄂国就是现在的鄂州。湖北简称“鄂”即由此而来。
自此以后两千多年,鄂州与“鄂”结下了不解之缘,相继被称为鄂县、鄂邑、鄂城、鄂州。鄂州是武昌之源。公元221年,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在此定都,公元229年称帝,改鄂县为武昌,寓意“以武而昌”。魏、蜀、吴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在历史上,鄂州时为郡治,时为州府,始终是长江沿岸的政治军事重镇和重要商埠。在新的时期,创造着新的辉煌。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湖北省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是武汉市。

春秋时期,楚王封儿子熊红为鄂王,在长江南岸梁子湖畔修筑鄂王城,湖北省的简称“鄂”由此而来

今武汉周边在西周中叶属于鄂国


黄鹤楼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03-07
湖北省,简称“鄂”,省会是武汉市,又称“千湖之省”[1]。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湖北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东连安徽,东南邻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为邻,北接河南。湖北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为江汉平原。
详见http://baike.baidu.com/view/5325.htm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