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孝庄皇后墓在哪

如题所述

位于河北省遵化市清东陵大红门外东侧。

昭西陵是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的陵寝,位于河北省遵化市清东陵大红门外东侧。始建于雍正三年二月初三日,同年十二月初十日孝庄文皇后入葬地宫。昭西陵是清王朝第二座皇后陵,同时也是级别最高的皇后陵。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文皇后病逝,遗命将其葬在孝陵附近。终康熙一朝,未能解决孝庄文皇后的陵寝问题。雍正三年(1725年,皇太极与孝庄成亲100周年),世宗以孝庄文皇后暂安以来国家昌盛,圣祖在位历数绵长、子孙繁衍为由,认为此地颇吉,故将暂安奉殿改为昭西陵。雍正三年初二月初三日动工,同年十二月初十日将孝庄文皇后葬入地宫。因地势原因,未建马沟槽和桥梁涵洞。

扩展资料:

清朝皇室陵墓:

清陵寝有盛京三陵(辽宁新宾清永陵,沈阳清福陵、清昭陵),清东陵 (河北遵化清孝陵、清景陵、清裕陵、清定陵、清惠陵、昭西陵),清西陵(河北易县清泰陵、清昌陵、清慕陵、清崇陵)。

清昭陵,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的陵墓,位于沈阳(盛京)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陵园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陵寝原则,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两侧对称排列,系仿自明朝皇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

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1982年,清昭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昭西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09

清朝孝庄皇后墓在位于河北省遵化市清东陵大红门外东侧的昭西陵。

昭西陵是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的陵寝,位于河北省遵化市清东陵大红门外东侧。始建于雍正三年二月初三日,同年十二月初十日孝庄文皇后入葬地宫。昭西陵是清王朝第二座皇后陵,同时也是级别最高的皇后陵。

扩展资料: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孝庄文皇后以七十五岁高龄去世,临终前她嘱咐康熙说:“我身后之事特以嘱汝, 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

此时未便合葬。若另起茔域, 未免劳民动众, 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 务于孝陵近地安厝, 则我心无憾矣。”

孝庄文皇后的去世给康熙以沉重的打击,康熙皇帝一反后妃去世,皇帝不落发的规矩,穿上用白布做的孝服为孝庄文皇后守丧27日。

此前在顺治六年去世的孝端文皇后,已在顺治七年移奉沈阳昭陵与皇太极合葬。按照祖制此时去世的孝庄文皇后也应移奉昭陵。

但由于孝庄文皇后留下了不合葬与儿孙的遗嘱,故而如何安奉孝庄文皇后也成为了康熙朝的一道难题。

于是康熙皇帝只得将孝庄文皇后暂时安奉在清东陵风水墙外,以此表明孝庄文皇后的陵寝与皇太极的昭陵同属一个体系,与东陵并非同一体系。

另外在清东陵风水墙外是一大片开阔之地,但西边土质多砂石且临近无固定河道的西大河,不适合作为陵寝建地,而东边的土地则地势较高土质较好,且古时以左为尊。

故而康熙将孝庄文皇后暂时安奉在了清东陵风水墙外的东侧。孝庄文皇后生前,康熙帝在慈宁宫东面为她建造了一座寝宫,她多次向康熙帝表示寝宫建造极佳,她非常喜欢。

然后孝庄文皇后在此居住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于是康熙帝就下令将这座寝宫全部拆迁运至清东陵,作为暂时安放孝庄文皇后棺椁的暂安奉殿予以重建。

就这样,孝庄文皇后的棺椁在暂安奉殿的地下一直停放了37年之久。一直到雍正二年雍正帝以“孝庄文皇后暂安以来,圣祖仁皇帝在位时间长久,国泰民安、子孙兴旺为由,命大臣将暂安奉殿改建为陵,增建方城明楼、宝城、地宫等建筑,并定陵寝名为昭西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昭西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8-28
孝庄于康熙二十六年75岁高寿时去世,她为大清王朝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受后代子孙们的尊敬和爱戴。令人不解的是孝庄死后并未与皇太极合葬于沈阳的昭陵,也没进清皇陵,而是葬于清东陵的风水墙外,这几乎成为千古之谜。野史里说,因为孝庄皇后下嫁给多尔衮,已不是皇太极的皇后了,所以她没有资格入葬昭陵,也无颜与皇太极合葬。这种说法应该是没什么根据的,因为清廷官书从来没有孝庄皇后下嫁多尔衮的记载,康熙帝以后各帝始终承认她是太宗皇帝的皇后。未与皇太极合葬,史料有这样一段记载。孝庄皇后生前就为自己葬地之事早有考虑,她曾嘱咐康熙皇帝:“我身后之事特嘱你: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不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你们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康熙皇帝一向孝顺祖母,孝庄皇后死后,康熙帝遵照遗嘱,将祖母安葬在了遵化的东陵附近。这个理由我比较信服。至于为什么孝庄又被葬在了清东陵大红门东侧风水墙外,而不是在皇陵内呢?史料分析真正的原因是:第一:顺治的孝陵处于陵区内至高无上的位置,而孝庄则是顺治的生母,将她葬在陵区内任何地方,位置都低于孝陵,这就与她的辈分不相称。第二:孝庄虽葬在遵化清东陵,但与远在沈阳的皇太极的昭陵仍是一个体系。孝庄皇后的陵名叫昭西陵,因此看,与清东陵是两个不同体系,不能混只能葬在东陵区外,以示区分。第三:在清代,无论皇帝、王公谒陵,都先从最高辈分的墓主人的陵寝开始。孝庄皇后在清东陵所有内葬人中辈分最高,所以谒陵时,每次都必先从孝庄皇后的昭西陵开始。大红门是陵区的正门。是谒陵人的必经之处。将昭陵建在大红门旁边,也为谒陵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避免了绕道往返之劳。第四:清代,以左方为尊贵之位,皇帝谒陵,出入宫门、殿门、陵寝门皆走左右门。把昭陵建在大红门左侧,处于尊贵之处,也正反映了她的后代儿孙们对她的尊崇敬仰之意。大红门左侧地势高而平坦、土厚质纯,而大红门右侧,低洼多石,又滨临西大河,常有水患,所以从地理环境上看,也应该将昭西陵建在大红门左侧。从以上几点看,将孝庄皇后葬在东陵陵区外,是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原因后作出的最佳选择。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