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追星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如题所述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名人。这些名人,可能是伟人、专家、学者……当然,也可能是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等等。那么,你最崇敬的人物是谁呢?他在你心目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你又是怎样评价他的呢?

请以“我也追星”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写作指导]

说到“追星族”,可能无人不晓。它是指那些追捧歌星影星、崇拜名人偶像的一类人。“追”含有“痴迷”和“狂热”的意思,“族”是指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人员。“追星族”的成员多为当代的青少年,说不定正处花季的你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追星族”。翻开中学生的日记或摘抄本,上面总是剪贴着花花绿绿的歌星影星的照片,令人眼花缭乱,还摘抄了他们的档案资料和趣闻轶事,比课堂笔记还详尽。打开电视机,在任一频道的一些文娱性节目里,经常会出现沸沸扬扬的“歌友会”的狂热场面。这说明“追星”在当今确已风靡校园乃至社会。崇拜名人本无错,但只一味地追捧那些歌手影星,且过于痴迷和狂热,这种“追”法显然带有一种“病态”,应该矫治。那么,怎样写好“我也追星”这个话题作文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其一,思考“你为何追星”的问题。

细细想来,大家趋之若骛地“追星”,其原因不外乎来自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一个是自身爱慕虚荣的心理在作祟。追“星”就是要学“星”,学“星”就是想当“星”。因为这些星们要么长相俊俏,要么行头酷毙。他们往往“一炮打响”“一夜走红”,出尽风头,仅需费点口舌或举手之劳就可捞得大把的钞票,吃上山珍海味,住上别墅洋楼,坐上“皇冠”“奔驰”,此等美事,何乐而不为?二是某些传媒推波助澜地大事渲染。传媒如此宣传可吸人眼球,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提高知名度。网站、报纸、电视、广播,到处是“星”在“迷”你,你能不染上这种“现代中国病”,从而转化成为“星迷”吗?看来,追星本属正常,只要不失理智就行。那么,写你心目中的“星”,就可以写他们的丰功伟绩,轶闻趣事。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他们也是人,也具有平凡人的特征。我们能找出他最独特的那些特征,也许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往往能以小见大,表现出大哲理来。通过这些微不足道的细微观察就能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事件的深刻含义,从而展现出名人身上最大的“亮点”。

其二,明白“该追什么星”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星迷”、“粉丝”、“影迷”们出位的事件在媒体上屡见不鲜,这说明“追星”已经成为了当今的一种时尚。当然,“追星”是人们的自由,可有两点确实令人担忧:一是“追星”的偏差。大多只是一味地追求那些走红一时的歌星、影星、舞星,很少有人去追那些为祖国和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之星”、“文学之星”。二是“追星”的痴迷。“星星,星星,我爱你,就象老鼠爱大米。”有些少男少女对心目中的“星”们顶礼膜拜、朝思暮想,狂热到甘愿献出生命的地步……真是“庸人自扰之”,荒唐亦可悲啊!实际上,真正值得新时期的青少年去崇拜、去学习的是那些有所成就的“文学之星”、“科学之星”等“奉献之星”们,他们整日在清冷寂寞的书斋和实验室里,孜孜不倦,默默工作。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是砥砺我们不断前进的硎石,他们为人类创造的不朽价值,是我们享用不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们虽普通,但他们身上折射出的人性的光芒却是强烈而可敬的,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明星”。我们应该发现他们身上不为人知的特征,写出新鲜的立意来。因此,在写作时,只要我们能把握好角度,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说。

其三,掌握“写话题作文”的方法。

通过深思熟虑,明白了“你为何追星、该追什么星”等问题,就有了新异的立意和鲜明的主题。这样,再运用一些话题作文的写作技法,一篇美文就会出现在你的笔下了。由于话题作文内涵广泛,开放性大,所以大家在写作时不能脱离或偏离“追星”这个话题,而随心所欲地贸然下笔,而必须扣住话题,并选定一种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还要注意拟定一个亮眼的文题。行文时,须注意概念清晰,分析中肯,条理分明,繁简适度,语言明快,形象生动,要以清新的文笔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教师下水]

校园“追星族”素描

王代福

绘“二迷”像,非恶意也。出乎善心,旨在刺邪;幽他一默,诫我学子。课余餐间,解颐喷饭;轻松一刻,乐中寓教。捧腹之后,勿复“追星”;奉劝诸生,莫效此状。

某“歌迷”学生素描

早读课:昏睡百年。下课铃响:国人渐已醒。排队就餐:冲开血路,挥手上吧!上课铃响:慢慢地陪着你走。老师提问:半梦半醒之间。回答问题:我不知道,我不知道!黑板默写:这时你的手在颤抖。老师批评:这时你的泪在流!独立作业:我已是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课间十分钟:梦醒时分。课外活动:我喜欢疯狂。考试之前:那种心跳的感觉。考试作弊:睁开眼吧,小心看吧!考试之后:少年壮志不言愁。班会发言:何不潇洒走一回!清除垃圾:男孩为你累弯了腰,女孩为你锁愁眉。考试落榜:谁的眼泪在飞?落榜之后:敢问路在何方?

某“影迷”学生素描

上早自习:迟到的春天。老师来了:这里黎明静悄悄。第一节课:冰上的梦。老师提问:游园惊梦。不去回答:沉默的人。下课了:虎口脱险。课间十分钟:少林寺弟子。中午买饭:生死搏斗。放学了:胜利大逃亡。回到家里:一代皇后大玉儿。上晚自习:大闹天宫。通知明天考试:特急警报。考试前:激战前夜。临考时:顾此失彼。考场上:悲惨世界。考试后:台岛遗恨。公布分数:风暴。科任老师:冷酷的心。班主任:铁面人。记分册上:第十个弹孔。自我安慰:零的突破。深夜沉思:回头是岸。

[点评]

这篇“小幽默”式的素描勾勒了“歌迷”和“影迷”两类校园“追星族”的画像。“某‘歌迷’学生素描”主要由当代流行歌曲的一些歌词组合而成,描绘了这个“歌迷”上课“昏睡”,课余“疯狂”,贪玩懒散、好逸恶劳,平时厌学、考试作弊,最后落得个榜上无名,前程迷茫的结局,实在令人惋惜。“某‘影迷’学生素描”则主要由影视剧名组合而成,描绘了这个“影迷”课堂迟到开小差,下课打闹不复习,考时慌忙抱佛脚,考后成绩一团糟的情形。本文寓庄于谐,告诫莘莘学子,千万不要因为沉溺于“追星”而荒废了学业,贻误了美好的前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追星族”这个词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现在的明星越来越多了,追星也随之愈演愈烈。追星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姑且不说,但作为学生,我认为追星应该有目的的追,不能盲目地追。
大部分人都有自己崇拜的明星,而将他们作为自己的偶像,大都是因为他们长的帅、漂亮或喜欢听他们的歌,看他们演的戏。有的人说自己很了解自己的偶像,并搜集了许多关于偶像的资料。他们所谓的了解就是知道明星的爱好,喜欢的颜色,喜欢吃什么等等。他们以为了解了这些就称得上是一个超级funs了。而知道这些对自己有什么用呢?这样做无非是在浪费时间做无聊的事。有些人更为可笑,为了自己的偶像居然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记得在一张报纸上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个女孩因为没买到自己偶像的演唱会门票而起了自杀的的念头。这样做值得吗?要我说,这样的人就太无知了,为了一个和自己不相干的人,居然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也太傻了。  而另一部分人追星却是有目的的。我也赞同像他们那样的追星族。他们所喜欢的明星不只是因为美和帅,也不只是因为他们会唱歌,会表演,更重要的是,他们所追求的是明星的气质以及他们成功的经历。他们不会经常无聊地去搜集明星的资料,更不会因为某一个明星而放弃自己的生命。因为在他们眼里,自己崇拜的明星是他人生道路上一个榜样,追星是为了帮助自己进步。  
    
  许多明星之所以成名,是因为他们付出了许多心血和汗水。他们的人生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许多明星的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比如郑智化,他虽然是残疾人,但他身残志不残,毅然选择了自己所喜爱的事业——演艺。他靠坚强的意志,唱出了许多好听的歌,大家都熟悉的《水手》就足以证明。……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不值得我们崇拜吗?王杰也是一个有名的歌手,他的成名不是靠运气,而是凭自己的实力取得的,他所走的人生道路是艰辛的。曾被生活所压迫的他,从未向命运低过头,他当过推销员,出租车司机,不管生活多么苦,他总是以微笑来面对,最终走向了成功。难道这样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像这样的明星不胜枚举,这样的明星值得我们崇拜,值得我们敬仰。  
    
  不管你是多么的抱怨命运的不公,还是遇到多么大的困难,你都没有理由说放弃,只要你确定自己的目标,并且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奋斗,只要你不说放弃,那么你一定会成功。  
    
  愿真正的追星族越来越多,让追星不仅仅成为一种时髦,更多的是成为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动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