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美赛获得Outstanding是怎样一种体验

如题所述

【转载自知乎用户Recreate Myself的高票回答】
不请自来。2014年美赛B题outstanding获得者,论文也入选了官方杂志UMAP journal
我也参加过2013年的美赛,当时的成绩是Meritorious,所以比较清楚拿到Meritorious的体验与拿到outstanding的体验的区别。这里正好对比一下

2013年的时候,我在读大二。美赛出结果的时候,一查Meritorious,感觉挺不错的,一等奖。结果去问周围参赛的同学,竟然问了一圈全部是一等奖……那一年,我们学校的参赛队一共有20支,其中13支是一等奖。所以成就感也渐渐被削弱了,觉得自己也只是学校参赛队的平均水平,没什么好自豪的。

2014年的时候,我在读大三。本来不打算参加了,原因有二:美赛时间特别不好,跟春节很近,大年初几就要跑学校来做比赛,太委屈人了吧;已经拿过Meritorious,不指望有所突破了。但隔壁班的 @李晶玲女神没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表示很想体验一下,希望我带她参加比赛;我抵挡不住和女神一起组队的诱惑,就答应了。我们又找到了同年级的学霸 @丁文超同学,组成了一支新的队伍参加比赛。我们队比较稚嫩,他们两个都是数模新手,我也有一年没碰过数模竞赛了;12月份的时候我觉得我们这支队就是去打个酱油的,不指望拿什么好成绩。在比赛前,我们做了两次模拟赛,突然发现我们这支队伍战斗力还是挺可观的,队伍气氛也很好,两次模拟赛简直做的轻松+愉快。最后比赛的过程中,人品爆发,就拿到了outstanding。同时,我们也拿了一个单项奖Frank Giordano Award,论文最后也作为B题唯一的论文入选官方杂志了。

拿到outstanding的体验,首先成就感肯定是远超过Meritorious。我拿到Meritorious之后,就是简历上多了一行,生活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拿到outstanding之后,上了系主页、学院主页、校主页,算是小小出名了一把;各种数模协会之类的组织也请我去做数模的讲座分享;一些数学建模的会议邀请我们队去做报告;一些机构也邀我去写书;获奖后的一个月内,QQ基本被加爆了……总之,如此种种都给了我一种屌丝逆袭的错觉。

体验或许就这么多了吧。但我感觉很多人高估outstanding的作用了。虽然它让我在数学建模竞赛这个圈子里声誉大涨,但是对实际的学习、工作、申请也未必那么有用。后来,我在5月份拿到了阿里巴巴的实习生offer,在9月份我套磁的教授也给了我口头offer。但是回顾其过程,也并非是outstanding这个奖项的作用;不管是阿里面试,还是教授对我的面试,他们都不清楚数学建模比赛是干嘛的,在面试过程中虽然问到了我这个获奖但是也没表现出太多的兴趣。我感觉自己通过面试更多是靠其他方面的素质,并非是这个获奖。

同样,由于outstanding获奖比例实在太低,很多数模选手或许神话了outstanding得主的实力,觉得拿这个奖的都是学神,都是积累很深厚啊之类的。其实按照我个人的经验,数学建模并不是一个完全看实力的比赛,它受运气和灵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我感觉我们今年的队伍,从数学建模竞赛的实力来讲,并不比我13年的队伍强,甚至明显要弱一截的。我13年的两个队友都是国赛国家一等奖,14年的队友都是新人;而我自己一年内在数模方面也没什么长进。

那么Outstanding和Meritorious的差距在哪里?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说,或许是细节和灵感吧。当然也不排除确实存在那些实力高出众人一档的O奖得主。比如今年ICM特等奖得主——近来很火的清华学神韩衍隽。我相信他在数学以及数学建模方面的功力完爆我几条街,那是肯定的。
但不一定非要到这种境界才能拿outstanding,我觉得一个有着Meritorious水平的队伍遇上自己有灵感的题目,在细节上面做的更好一些,人品再爆发一下也能拿outstanding吧。参加明年美赛的同学们,祝你们好运!

原文地址:http://www.zhihu.com/question/26859677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