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是谁写的?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意思是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读音: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近义词:跬步千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志者事竟成

反义词:好高骛远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4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意思是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读音: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近义词:跬步千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志者事竟成

反义词:好高骛远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2个回答  2015-03-2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谓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3个回答  2015-03-22
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编辑本段
出 处
《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编辑本段
第4个回答  2015-03-2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谓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白居易《温尧卿等授官赐绯充沧景江陵判官制》:“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苟自强不息,亦何远而不届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