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它现在被用来比喻什么?

如题所述

这句诗的意思是“它就像春蚕直到把丝吐尽才肯死去,像燃烧着的蜡烛,直到把自己烧成灰烬热泪才会流干”。现用于形容教师,通常是指教师所具备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奉献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3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本意指主人公之间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如蜡烛燃烧至死不渝。
如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多用以形容人始终不渝、无怨无悔、不懈追求、无畏牺牲,无私奉献等方面的高尚品质。
第2个回答  2021-05-14
它现在被用来比喻老师,如果你仔细的观察老师的一举一动,就会发现很合适。
第3个回答  2023-05-26
这句诗是李商隐的《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意思是春蚕一直到死才会把丝全部吐出来,而蜡烛成灰后,烛泪才干。现在这句诗常用来比喻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示一个人为了完成某项工作或使命,不辞辛劳,不畏困难,不遗余力,直到最后一刻也不放弃。
第4个回答  2021-05-13
诗句解释:丝:双关语,思的谐音。比喻情深谊长,至死不渝。
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是一首写离别的情诗,很像汉乐府的那首《离歌》: 裂之有馀丝,吐之无还期 。
但是其中是不是有那种怀才不遇、仕途失意的痛苦呢? 或许真是见仁见智了,作者不必有,读者未必无。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前途茫茫无路可达,这只青鸟能为我指明方向吗?
公元858年,仅仅45岁的李商隐中年去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