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和冥想

如题所述

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最开始都搞不清楚正念和冥想的区别和联系,让人很困惑。

其实它们都包含了古老的佛教和中国的禅宗智慧,但又是不同的概念。

01何谓正念

正念这个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是从坐禅、冥想、参悟等发展而来。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后来,正念被发展成为了一种系统的心理疗法,即正念疗法,就是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疗法。

正念的英文是Mindfulness,出自巴利文的Sati,在19世纪被翻译成英文,而早在4世纪末,Sati一词即被翻译成中文的“念”或“正念”。

《多舛的生命》一书中提到,正念在现代,既可以作为一种正式的冥想练习,也可以作为一种生活之道,它的根源在中国可以追溯到至少1500多年前中国禅宗的智慧。它不是一个信仰系统、一门哲学,或者任何一种教义。它是一种存在之道。它是一种与万事万物的相处之道,无论它们令我们欢喜还是烦恼或者无聊。如今正念被医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所研究。

正念的目的是让人专注当下。让我们的头脑对周遭的事物保持注意力,对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有清晰的觉察。有这样一个故事可以解释:

一位僧人得道了。有个小和尚问他:“师父,你得道之前在做什么?”

师父说: “吃饭、扫地、砍柴。”

小和尚又问:“那得道之后呢?”

师父说:“吃饭、扫地、砍柴。”

小和尚说:“两者差别在哪里?”

师父说: “以前我是吃饭的时候想着砍柴,砍柴的时候想着扫地,扫地的时候想着吃饭。现在就是吃饭的时候吃饭,砍柴的时候砍柴,扫地的时候扫地”

这种心无旁骛的专心的注意力专注的状态就是正念。

02何谓冥想

冥想(meditation)是国外翻译过来的一个单词,在英文里,它指的是禅修的意思,是瑜伽实现入定的一项技法和途径,把心、意、灵完全专注在原始之初之中;最终目的在于把人引导到解脱的境界。

冥想的目的是让我们关注某件事或某样东西。比如很多练习,让你想象美丽的湖水,清澈而平静,山和天空倒映在湖中……

把大脑比作人的后台,后台运行着很多有害和无害的程序,经过冥想训练,相当于清除很多有害的无用程序,对你的后台程序进行更改,让我们轻装上阵,面对未来的生活。

总之,正念强调的是不评判的接纳,“活在当下”。冥想是维持注意力而让你充分放松,获得深度宁静状态。

将正念和冥想结合,也有很多关于正念冥想的课程,据说,连马云都把“正念冥想”课程引入了湖畔大学。正念冥想练习旨在培养人的“不评判”、“耐心”、“信任”、“初心”、“不争”、“接纳”及“放下”的态度,那么我想,人人都需要这样的练习,把正念冥想的理念融入到生活中,即使你最初是怀疑的,那可以带着疑问尝试练习,只有实践才能验证真相,而不是急于否定。如果你的人生正在经历逆境、挫折和困苦,压力和焦虑充斥着每一天,那你可以开始试试正念冥想,一定会看到自己的成长和改变。

卡尔·荣格说:“想要成为一个圆满完整的人,需要让自己全然豁出去,毫无保留。别无他法,没有更简单的方式,没有替代,没有妥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