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蕴含人生哲理的古诗

如题所述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9、折戟沉沙铁围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2、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1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5、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05

(一)观祈雨(唐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二)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样的诗很多不逐一列举了以上仅作参考。

更多含有哲理的诗:

(一)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 杜甫)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  

(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二)八阵图 (唐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

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三)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

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11-1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第3个回答  2016-11-16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人生哲理:珍惜时光
第4个回答  2023-12-2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