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和珅、纪晓岚的真实关系是什么?

如题所述

是君臣关系。另外和珅和乾隆还是亲家关系。

1、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2、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姓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

3、纪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清朝政治家、文学家。


扩展资料:

和珅的主要成就:

1、政治

和珅在清朝的外交事务担任重要职位,英特使马戛尔尼对和珅的外交十分赞赏。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为政清廉,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

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随着权力的成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并用贿赂、迫害、恐吓、暴力、绑架等方式笼络地方势力、打击政敌。

此外,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

成为后人所称权倾天下、富可敌国的“贪官之王”、“贪污之王”。

和珅亦同时是18世纪世界首富,超越了同时期的梅耶·罗斯柴尔德。以嘉庆帝、监察御史钱沣、大学士刘墉、翰林院编修范衷、军机大臣王杰、户部尚书董诰和礼部侍郎朱圭为代表的朝中清议力量,曾多次弹劾和珅,但和珅均能化险为夷。

虽然贪污是他的最大的过错,但他的才华还是应该得到认可。

有人将他与刘墉和纪晓岚并列为清乾隆时期三大中堂。虽然刘墉和纪晓岚均未入军机处,但刘墉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正一品),纪晓岚官至协办大学士(从一品),按职级标准而言,称为中堂是合理的。

他虽然聚敛,但他确实善于理财。前几任都因办不到,而被罢职。之后,由于要花钱办事,所以,还得靠和珅来弄钱。

2、文学

和珅一生读书甚多,清史载和珅喜读《三国演义》和《春秋》,精通四书五经,他早年对朱熹的理念十分认同。

虽然后来信奉现实主义,不过闲时亦爱与文人墨客一聚。而且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也是因为和珅才保留了下来。

他常常与乾隆帝一起作诗,和珅对乾隆所作诗词的风格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和珅为了迎合乾隆,下功夫学诗、写诗,并造诣很深。他偶尔会在乾隆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对诗文的研究,甚至闲暇的时候以“骚人”自居。

和珅的诗合乎乾隆的审美趣味,乾隆很多时候就命和珅即景赋诗,以代替自己。在和珅的诗集《嘉乐堂诗集》中就有很多首是奉乾隆帝的命令所为,从中可以看出和珅书法之造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爱新觉罗·弘历

百度百科_和珅

百度百科_纪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9

乾隆、和珅、纪晓岚是君臣关系,和珅是乾隆宠信,且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下嫁和珅之子丰绅殷德,还有一层亲家关系。

弘历晚年十分孤独,多亏和珅上下沟通,既能让国家机器保持运转,又使皇帝不至于寂寞。而且和珅还能帮皇帝办成很多别人办不成的事,能帮皇帝背黑锅,能为老年弘历的奢侈挥霍提供财源,所以弘历离不开和珅。

于是从弘历晚年以来,和珅逐渐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他可以影响皇帝,被人们私下称作“二皇帝”。和珅十分贪婪,他不仅大肆受贿,还公开索贿。地方督抚为了息事宁人,每当给皇帝进贡都着给他带一份。久而久之,和珅积累起了巨额的家产。

扩展资料:

纪昀与和珅传闻二人结怨颇多,事实上,纪昀与和珅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年轻的和珅处世外向泼辣。年老的、处世逐渐内敛圆滑的纪昀会时时善意地提醒和珅。两人既有政见不同带来的争吵,也有默契的配合。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和珅对纪昀的关照;

在人际关系上,更多的是纪昀对和珅的帮助。同时,纪昀对自己的能力也非常了解,在文学上固然无人可比,但在治国和理财上远不如和珅,而纪昀本身就只是一个御用文人,也就是说,纪昀与和珅不会有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纪晓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9
  乾隆宠信和珅
  原因
  1,和珅此人确实有才,他从官学毕业后考过一次科举,但落第之后就听从其岳父的意见去选了侍从,有一次乾隆用论语中一句话来下旨,虎兕出于匣,当时在场大臣都不明白什么意思,和珅启示说是皇帝要追究看守人的责任,被乾隆赏识。 还有一次就是乾隆在看孟子。天色已暗,乾隆看不清书上的注,就命和珅掌灯,当时和珅就问皇上是哪一句,乾隆告诉他之后,和珅就把书上的注全部背了出来。 可见和珅有才是乾隆用的一个原因。 2,据说和珅长相清秀,乾隆觉得其酷似因乾隆被处死的一个妃子,而且和珅中的珅字,也就是乾隆三阿哥的名字,三阿哥永珅,英年早逝,乾隆一直对他有一种愧疚之情,故而重用和珅。 3,和珅擅长拍马屁,在乾隆日益昏聩的老年,越来越听不进忠言,又好大喜功,自诩十全老人,认为自己能够及的上祖父康熙父亲雍正,而和珅就用此来麻醉乾隆。 而且,和珅知道乾隆深深地爱戴他的母亲,皇太后。所以和珅就竭尽自己的一切解数来讨好皇太后,特别是在皇太后归天的时候,和珅不是像其他大臣一样说几句无关痛痒的话,而是时刻陪在乾隆身边,痛哭流涕,一连几天,茶不思,饭不想,赢得了乾隆的好感。 4,和珅被乾隆重用初期,确实做过几件令乾隆高兴得事情,比如审判李侍尧,在乾隆心中留下了清正廉洁的印象。而且和珅在官学内苦读,掌握了汉,满,藏,蒙语,在关键时刻总能发挥作用,深得的乾隆喜爱。 5,和珅的敛财技巧炉火纯青,能为老年乾隆的无限制挥霍提供财源,在乾隆晚年几次下江南中,和珅的捞钱本领给乾隆带来了想不到的好处。 6,总结一下,和珅此人之所以深得皇帝的宠信,最重要的一条是揣测上意,能够时刻替皇帝赴汤蹈火,把皇帝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办,皇帝烦心的事情,和珅来办。久而久之,乾隆当然就把和珅当成自己的一部份了,当然会重用了。

  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
  事实上,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年轻的和珅处世外向泼辣。年老的、处世逐渐内敛圆滑的纪晓岚会时时善意地提醒和珅。两人既有政见不同带来的争吵,也有默契的配合。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和珅对纪晓岚的关照;在人际关系上,更多的是纪晓岚对和珅的帮助。 同时,纪晓岚对自己的能力也非常了解,在文学上固然无人可比,但在治国和理财上,自己远不如和珅。而纪晓岚本身就只是一个御用文人,也就是说,纪晓岚与和珅不会有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另一方面两个人也是当时清朝最重要的两个支柱,乾隆最仰仗的两个大臣,如果真的斗的不可开交,那就不可能有康乾盛世了。

  纪晓岚与乾隆的关系:

  才华横溢 深得重用
  纪晓岚才华横溢,铁齿铜牙,刚正不阿,深得乾隆器重。任职《四库全书》总纂官,修成旷古未有的《四库全书》,功在千秋,官职一路升迁,先后曾任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清代都察院是全国的最高检察机构,专司考察官吏,整顿纲常。这左都御史一职,轶为一品,仅次于由满人担任的都御使,皇上对纪晓岚的器重可谓非同一般。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3-20

和珅,出生于1750年,于1759年进入咸安宫官学读书。1769年,和珅承袭三等轻车都尉。1772年,和珅被擢升为三等侍卫,后又被提为御前侍卫,授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和珅叱咤风云的官场生活就此拉开帷幕。1776年,和珅得到了一个又一个的晋升机会,年初授户部侍郎,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成为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被赏一品朝官,十二月任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御赐可在紫禁城骑马。随着官阶的不断拔高,和珅的贪婪也越发肆无忌惮。一直到1799年被嘉庆皇帝赐死,和珅一生多次因贪污受贿被贬,又多次官复原职甚至加官晋爵。

纪晓岚,生于1724年,年长和珅26岁,1745年中秀才,1748年为解元,一直到1755年才考中进士,以二甲第四名的成绩进入翰林院为庶吉士,负责编修。至此,纪晓岚正式步入仕途。在此后的近半个世纪里,纪晓岚出任过侍读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内阁学士、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礼部尚书等职务。1803年,纪晓岚官拜协办大学士,授太子少保衔,兼国子监事。1805年,纪晓岚去世,嘉庆皇帝亲拟碑文,将其风光大葬。

乾隆皇帝,1711年出生,1736年登基,1799年去世,在位60年,1796年退位当上了太上皇。

因此,乾隆皇帝年长和珅39岁,年长纪晓岚13岁。

郎世宁绘《乾隆皇帝大阅图》

第4个回答  2019-11-19

乾隆、刘墉、和珅、纪晓岚历史上真实关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