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到结婚年龄生了小孩可以上户口吗

如题所述

可以的,依法登记户口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具体应当咨询当地公安机关,以浙江省为例,非婚生育的婴儿应当在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由婴儿的监护人或者户主持出生医学证明向婴儿父亲或者母亲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申报出生登记。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无户口人员。政策外生育、非婚生育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

按照随父随母落户自愿的政策,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申请随父落户的非婚生育无户口人员,需一并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

扩展资料:

新生孩子上户口流程

办理地址:新生孩子上户口要在小孩出生一个月内,到父母任何一方的当地派出所的户证部办理

办理材料: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父母结婚证、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各1份,验原件);拟入户地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原件1份);

政策内生育一孩的,提供母亲的计划生育服务证;政策内生育二孩的,提供二孩生育审批表(复印件1份,验原件);超过一个月申报,提交婴儿未随户口在外市县父或母一方入户的证明(原件1份)。

办理方式:首先要凭出生证到所在居委会开具“新生儿入户通知单”;其次带着父母双方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孩子的出生证明、生育服务证、入户通知单到所在街道办事处盖章。

最后去所在街道的派出所户籍科办理户口,带齐父母双方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孩子的出生证明、生育服务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0

你好,可以

没到法定结婚年龄生孩子可以上户口吗:

未到年龄不能办理结婚证,没有结婚证生育子女属非婚生,非婚生子女可上户口。

1、《民法典》规定了男女结婚年龄: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法定结婚年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2、非婚生子女按规定上户口: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  弃婴,由收养人或者育婴机关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

第2个回答  2016-11-21
可以的,依法登记户口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具体应当咨询当地公安机关,以浙江省为例,非婚生育的婴儿应当在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由婴儿的监护人或者户主持出生医学证明向婴儿父亲或者母亲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申报出生登记。

根据《浙江省常住户口登记管理规定(试行)》规定:
第十六条 婴儿(包括超计划生育、非婚生育的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由婴儿的监护人或者户主持出生医学证明向婴儿父亲或者母亲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申报出生登记。
第十七条 户口登记的姓名,应当使用规范汉字,符合公序良俗,可以随父姓或者随母姓。
第十八条 户口登记的民族,应当依据父亲或者母亲的民族成份确定,所登记的民族应当是国家正式认定的民族族称。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5〕96号)规定:
依法登记户口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户口登记管理工作,近年来对加强户口登记管理、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等问题多次提出明确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国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下大力气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由于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政策性障碍等因素,部分公民无户口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不利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并直接影响国家新型户籍制度的建立完善。为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二、依法为无户口人员登记常住户口
(一)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无户口人员。政策外生育、非婚生育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按照随父随母落户自愿的政策,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申请随父落户的非婚生育无户口人员,需一并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10-06
按计划生育政策,非婚生子女属超生性质,要缴纳社会抚养费,缴纳标准各省、市、区因经济发展、居民收入不同而不同,需要你到户口所在地计生委咨询才能清楚理解。
第4个回答  2017-05-03
不管是否超生,新生婴儿在派出所上户口,均不会罚款。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的规定,非婚生育的子女随母上户口,可以凭《出生医学证明》、母方的居民户口簿、身份证和非婚生育说明,向母方户籍地派出所,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申请随父上户口的,除了以上材料外,需一并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