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中的什么字用得最为贴切,既写出了什么之急,又表达了词人对暴风雪的什么之请?

如题所述

《长相思》中的聒字用得最为贴切,既写出了风雪之急,又表达了词人对暴风雪的厌恶之情。

一、原文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二、译文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三、出处

清·纳兰性德《长相思》

扩展资料:

一、赏析

词作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情绪;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语言淳朴而意味深长,取景宏阔而对照鲜明。

二、创作背景

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云南平定,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4

《长相思·山一程》中的“聒”字用得最为贴切,既写出了风雪之急,又表达了词人对暴风雪的厌恶之情。

《长相思·山一程》

清代 纳兰性德

原文: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扩展资料:

词作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情绪;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语言淳朴而意味深长,取景宏阔而对照鲜明。

这首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是很为前人称道的。词人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相思·山一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02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聒碎乡心梦不成中的“聒”字,有喧扰、嘈杂之意,写暴风雪扰得人彻夜难眠,美梦难成。既写出风雪之急,又表达作者对暴风雪的厌恶之情。
第3个回答  2019-12-03
长相思

作者:纳兰性德 年代:清 体裁:词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逾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聒字用的贴切。
第4个回答  2021-12-06
《长相思》中的聒字用得最为贴切,既写出了风雪之急,又表达了词人对暴风雪的厌恶之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