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不同。前者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中国主权沦丧的情况下提出的,后者是中国政府在中外平等交往,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国家主权的前提下提出的。
2、性质不同。前者是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政策,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更好地向中国倾销商品,进行殖民略夺;后者是中国主动对外开放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符合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的。
3、结果不同。前者有利于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不利于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后者有利于中国引进外资和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扩展资料:
中国现代的开放政策标志着充分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妥善调动国内外生产要素和资源,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分工协作,互通有无。
中国的大国崛起,使得全球各大洲之间建立了直接而紧密的联系,人、财和物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流通、集聚和扩散,客观上促进了全球化进程。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发展,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加速流动和配置,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增加。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情况下实现民族经济的高速发展,主动对外开放成为谋求本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成为落后国家走向繁荣的必然选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对外开放政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