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莫之夭阏者”中“之”的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该句出自庄周的《逍遥游》,前后文是“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注释】:夭:挫折;阏:阻止;莫:不定代词,没有人,没有谁。

该句意为:没有谁能够阻止它。

《逍遥游/节选》作者:庄周 (先秦)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赏析】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7

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际意义。

之的古义:

1、到……去。清·彭端淑《为学》:“吾欲之南海。”(我想要去南海。)

2、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权衡这两种策略,宁可答应而使秦国承担理亏的后果。)

3、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先秦·左丘明《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

4、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您是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5、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班固《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私下知道闵公快要死了,所以赶来凭吊。)

6、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南朝·梁·刘勰《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

7、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唐·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为师之道已经很久得不到流传了。)

8、定语后置的标志。先秦·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

9、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我捕蛇所遭受的不幸,不比恢复我的赋税更不幸更甚。 )

10、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唐·韩愈《师说》:“句读之不知。”(不理解文句。)

11、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宋·司马光《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不久,烟雾弥漫,火焰滔天。)

12、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几十年以后,装备武器都败坏了。)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   

白话版《说文解字》:之,长出。像植物过了发芽的阶段,枝茎日益茁壮,有所扩张。字形底部的指事符号“一”,代表地面。所有与之相关的字,都采用“之”作边旁。

词语释义:

1、兼之 [ jiān zhī ]

释义:表示进一步的原因或条件,加以。

2、反之 [ fǎn zhī ]

释义:与此相反;反过来说或反过来做。

3、之后 [ zhī hòu ]

释义:单独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在上文所说的事情以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