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这句是说意中人已带着满腔的怨恨逝去了。

这句诗出自《三姝媚·烟光摇缥瓦》,是南宋词人史达祖创作的一首悼忆亡妓的艳词。

烟光摇缥瓦,望晴檐多风,柳花如洒。

锦瑟横床,想泪痕尘影,凤弦常下。

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

讳道相思,偷理绡裙,自惊腰衩。

惆怅南楼遥夜,记翠箔张灯,枕肩歌罢。

又入铜驼,遍旧家门巷,首询声价。

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

记取崔徽模样,归来暗写。

白话释义:可惜那无情的春风,吹落了鲜花,

吹走了芬芳,并带着无限的感伤。

我悲痛欲绝,她也没给我留下画像。

我还清楚地记得她的容貌,

回来后仔细描画那深情的模样。

扩展资料

论及史祖达在宋词中的地位,他上承周邦彦,又受到同时代的前辈词人姜白石的影响,应属周姜这一流派。周邦彦秦观乃至柳永词都描写过歌妓,表现了对她们的同情,史达祖这首词气格浑成,完全可以跟前辈词人并列而不逊色。

起三句写春晴时节柳花风中的来访。缥瓦晴檐,春满小巷。一个“摇”字刻画出烟光微照、缥瓦闪烁的景象。以望中的风急絮飞衬托,使明媚的春色融进了词人凄恻的情绪,勾起黯然销魂的别情。这三句词语浑融,情含景中。对此景色,急欲一见伊人之情,跃然纸上。

及入妆楼,却不见伊人,但见“锦瑟横床”。“想”字直贯下文。词人从对方着笔,推想对方别后不理乐器,不出帷幕,因入骨相思,而思极成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姝媚·烟光摇缥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23

《三姝媚》史达祖

烟光摇缥瓦。望晴檐多风,柳花如洒。锦瑟横床,想泪痕尘影,凤弦常下。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讳道相思,偷理绡裙,自惊腰衩。

惆怅南楼遥夜,记翠箔张灯,枕肩歌罢。又入铜驼,遍旧家门巷,首询声价。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记取崔徽模样,归来暗写。

译文

烟光摇荡在琉璃瓦上,天空晴朗檐廊下东风浩荡,吹得柳絮如雪花飞扬。锦瑟横放在床头,想别后她一定总是伤心流泪,常卸下琴弦没有心情弹唱。终日不出闺门,频频地与心上人相聚在梦乡。逢人忌讳说害了相思,当偷偷地整理罗裙时,才惊讶自己腰肢瘦长。

我满怀惆怅回想在南楼夜里,记得当时翠灯分外明亮,她依偎我肩头轻轻歌唱。如今我又来到铜驼街,挨家挨户遍访旧日邻居,询问她的情况去向。可恨无情的东风,已把她和花一起不知吹向何方。但我清楚地记得她的模样,归来后一定要画在丝绢上。

“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二句层层递进写离情:无主的花同情伊人的消逝;因为东风无情,词人感叹环境的摧残;但最后只能带恨离去,洒下相思的泪水。东风怎么能通晓人意呢?正是人的愁苦无可排遣才迁怒于东风,于是恨其无情。这里用曲笔,把沉痛的感情层层传出...

三叠写情:闲花无主,同情伊人的沦落;东风无情,惋惜环境的摧残;带恨离去,只能洒下相思的泪水。东风何能解人意,正是人愁自愁,而更恨东风之无情。既是曲笔,将沉痛感情,曲曲传出;又是大笔,既小结前文,又包扫前文,截住感情的波涛,使未了之情,暂时煞住。其情之痛之切令人回味不尽。一结,用元稹《崔徽歌序》里裴敬中与妓女崔徽相爱,崔徽临死留下肖像送给裴敬中的故事。这是词人感情的余波。伊人并未留下肖像,只好“记取”遗容,归后“暗写”,长期牵挂思念。这是崔徽典故的活用,笔法曲折变化,写出了极细微的感情,用此收束全词,既空灵,又沉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5-23
《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解答:
可惜那东风,把我的恨和那些闲花一同吹落了。
这是宋代词人史达祖的词《三姝媚》中的一句,原词如下;
烟光摇缥瓦,望晴檐多风,柳花如洒。锦瑟横床,想泪痕尘影,凤弦常下。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讳道相思,偷理绡裙,自惊腰衩。 惆怅南楼遥夜,记翠箔张灯,枕肩歌罢。又入铜驼,遍旧家门巷,首询声价。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记取崔徽模样,归来暗写。
第3个回答  2017-05-23
这是宋代词人史达祖的词《三姝媚》中的一句,原词如下;
烟光摇缥瓦,望晴檐多风,柳花如洒。锦瑟横床,想泪痕尘影,凤弦常下。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讳道相思,偷理绡裙,自惊腰衩。 惆怅南楼遥夜,记翠箔张灯,枕肩歌罢。又入铜驼,遍旧家门巷,首询声价。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记取崔徽模样,归来暗写。

这句是说意中人已带着满腔的怨恨逝去了
第4个回答  2017-05-23
在此句中东风比喻时间,,闲花放在原文中解释会更好具体解释和更贴切。大概意思就是恨也好优雅的花朵也好都会随着时间凋落淡漠。深意:人生中的爱恨情仇不管当时身在其中的你怎样,然而时间会让这些随之渐渐逝去。起起落落繁华如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