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的区别:
1、犯罪嫌疑人存在于公诉案件的侦查阶段以及审查起诉阶段,而被告人存在于公诉案件和自述案件,并且都在审判阶段;
2、有些案件在侦查以及审查之后,对犯罪嫌疑人将不追究刑事责任,并且不会转变成被告人;
3、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主要有参加法庭调查,以及进行证据质证的权利。而犯罪嫌疑人可委托辩护人,并且可以拒绝回答提出与案件无关的问题。
犯罪嫌疑人,是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对涉嫌犯罪的当事人的法律上的称谓。侦查阶段一般办案机关为公安机关,有些类型案件如贪污受贿案件等为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办案机关为检察机关。
被告人,是在审判阶段对涉嫌犯罪的当事人的法律上的称谓,办案机关为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规定如下:
(一)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
(二)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三)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四)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2-05
在刑事诉讼的全过程中,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是同一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称谓。 在刑事侦查至提起公诉前,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将都称其为犯罪嫌疑人;至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时起,即检察院向法院递交的起诉书上,开始将其称为被告人,在法院审理时也叫做被告人。 体现:1提起公诉以后才称被告人 2疑罪从无,未经法院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 3控方负举证责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