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特有的端午节习俗

天水市特有的端午节习俗

1、缠荷包:为啥叫缠荷包?90后都知道,小时候戴的荷包,都是用烟壳和各色彩线一圈圈缠出来的。可能外型没有现在市面上的看着花哨,但却是我们的一代记忆,看着既亲切又怀念。

2、 手款:手款又叫花花手,线镯子,用五彩丝线缠孩子们的手臂和脚腕,就可以避五毒,天水人主要是说避长虫(蛇)。天水习俗为五月五缠,六月六剪。剪断后的丝绳不能随便丢弃,而必得抛上房檐,等喜鹊衔去后在七月七日夜为牛郎织女搭桥。

3、包粽子:天水传统的粽子没有豆沙,也没红枣,更不会有各种千奇百怪的馅料在里面。只有简单的糯米包以芦叶(粽叶)而成,再用马莲(马兰)扎紧,忌用线绑。吃时调以稠稠的蜂蜜,竹叶清香+蜂蜜的甜香+米香,清爽适口。

4、油炸盒子:油炸盒子是天水端午节的传统食品之一,用上等玫瑰、核桃仁、红绿二丝等做成馅料,捏成花边后油炸而成的一种食品,因用两块面来包馅,样子像个盒子而得名的。外皮金黄酥香,馅料选料精细,口感纯正,一直以来备受天水市民喜爱,是天水人端午佳节家家户户必备的点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07
  祭萨节传说
  关于“萨”,还有一段传说:相传“萨”为保卫侗寨安全,在一次与外敌的战斗中,“萨”因寡不敌众,在黎平一个名叫“弄堂概”的地方纵身跳下悬崖,英勇献身。后人为缅怀她,便在寨中建起了专门祭“萨”的祭坛,以后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祭祀仪式和管理祭坛的办法。
  祭萨节日期
  祭萨分为春秋二祭:春祭一般在农历正月上旬,意为请求“萨”保佑侗人在新的一年里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秋祭一般在新谷初黄时节,意为答谢“萨”的保佑,庆祝全寨人丁安泰。在侗乡一些寨,每一个姓氏都有一个萨坛,年内每月初一和十五是法定(村规民约)的祭萨日,而每年的正月初八是祭萨和“赖难萨”(请祖母赐肉)的日子。
  萨岁与萨坛
  “萨岁”是侗族最敬仰的祖先( “萨岁”为侗语音,意为至高无上的大祖母、始祖母)。
  “萨”坛,侗语称为“然萨”(祖母神之屋)。建“萨”屋因地而异,有的建砖瓦房,有的建木屋,有的只建露天圆丘。不论哪种屋宇,均建成八方形外围,中间露天。露天处用鹅卵石砌成约一米高,直径约3米的圆形土台。圆丘内安放一口新大铁锅,锅内放置一把薄扇、三双草鞋,还有碗、碟、杯、银首饰和纺织工具等物。放毕,再用一口比底锅稍大的新铁锅倒扣在上边,以泥土覆盖堆成圆丘,再在丘顶中央栽一棵黄杨并插上一把半开的纸伞。在“萨”的屋宇前建一座供祭祀用的广场。
  祭萨节规模
  祭萨节规模有大有小,有的侗寨只供奉清茶,有的供祭酒肉,有的供祭后各自回家,有的供祭后仅寨老聚餐,有的侗寨则每户来一男一女,携带酒、肉、香、纸等祭品,集中在萨屋供祭。祭毕,即在广场上共进晚餐。首席上方留一空位,是给“萨”即祖母神就坐的象征性席位,由寨老和管理萨屋的人相陪,其余自由就坐。
  祭萨不仅是一种祭祀活动,也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活动。祭萨时,邻近各村寨本民族和兄弟民族男女青年邀约前去祝贺联欢。一时间宾主手牵手、肩并肩,在萨坛前“多耶、对歌、吹芦笙”,热闹非常。人们用优美的舞姿、歌声,传颂“萨”的功德,祭奠“萨”的英灵,表达人们团结和睦、建设家园的美好愿望。
  祭萨流程
  祭萨当天,各家各户从家里拿一块猪肉或一条腊鱼到寨中鼓楼,放到一个大大的锅头里,由寨上指定的几个老人将鱼肉煮熟,然后“管萨”(师傅指定的每月初一和十五代全寨祭萨的人)将煮好的酒、肉先拿去“祭萨”,唱祭萨词。最后就将这些鱼、肉切成片分给小孩吃,这就是“赖难萨”。侗家将“萨”视为最高的女神,他们认为是“萨”赐福于侗乡侗寨,是“萨”保佑侗人平安,是“萨”让他们幸福安康,所以,小孩吃了“萨”赐的肉将聪明伶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祭萨节举行完祭把仪式后,接着进行歌舞的表演,节目有歌颂萨岁恩德、祈求她护佑赐福的耶歌,有缅怀祖先迁徒和创业的侗款,有咏叹妇女身世的琵琶歌,有婉转缠绵的情歌,有摹拟十二道农活的春牛舞,有震天动地的芦笙舞……身着节日盛装的妇女是这天的主角。她们除了载歌载舞,尽兴表演,还代表各家各户从祭坛把火种取回家去,象征萨岁点燃的薪火永不熄灭,并当众比试纺纱、织布、染布的手艺。祭萨节这天还举行隆重的百家宴。

  1、吃粽子、鼓角、凉粉、甜醅
  端午节吃粽子是与屈原有关的主要节俗。粽子最早叫角黍,相传它是屈原落水后人们投给他的食品。起初人们只是将饭团投到江中给屈原吃,后来屈原给乡亲托梦,说饭团全被蛟龙吃了,以后要投,就用五角丝和楝树叶包裹饭团,这样蛟龙就不敢吃了。也有说蛟龙吃了带角的粽子,会划破口唇,不会伤到屈原的尸体了。由此便有了后来的粽子。粽子原来叫角黍,说明不专用糯米,北方许多地方就用黄米。
  俗话说:“不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可见粽子是一种可口应时、标志季候转换的节物。吃粽子纪念屈原的意义就十分明显了,而且它的社交、娱乐意义也长足发展了。“鼓角”就是五毒饼。北方许多地方在端阳节要做五毒饼,也叫玫瑰饼、藤萝饼,但天水人称为“鼓角”。鼓角就是用小麦粉烙成的饼子。但这种饼子不同于普通的饼子,要用模子等工具在饼面上刻出蛇、蜈蚣、蝎子、蜘蛛、蟾蜍的图案,使饼面凹凸起伏,形如鼓起的角(动物头部突出的部分也叫鼓角)。这种习俗大概与角黍相同,只因北方少糯米之故,因地制宜作了变通。
  农村许多人家做鼓角时,不一定在饼面上扣出五毒图案,只是随意做出些花纹,取象征意义罢了。凉粉、甜醅二物,乡民尤其看重,是端午节馈赠亲友的主要礼品。天水民间多于端午节前一天,给至亲好友馈赠凉粉、甜醅。端午吃凉粉其实也是吃凉糕的变通。过去西北少糯米,也不像北方一些地方用黄米做的凉糕代替粽子,只能以凉粉代之了,全是物产所限。另一方面,凉粉清凉爽口,可以除暑热,与三代夏至说也有些关系。甜醅其实就是稠酒的半液体形态,民间于端午吃甜醅,其意义与饮雄黄酒相同,驱邪解毒,祈求健康而已。
  2、佩戴香包、花花手
  端午节编织、刺绣、佩戴香包的习俗涵义比较复杂。最早的端午节驱除五毒的材料是兰、芷、蘅、艾一类的香草,古人早有以此煎汤沐浴的习惯,所以端午节又叫“浴兰节”。屈原《楚辞》中即有“浴兰汤兮沐芳华”之句。《大戴礼记》亦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兰汤沐浴之俗,从民俗信仰的角度来看,是为了除病驱瘟,从科学的角度看,则可收到卫生保健之效。后来人们变得聪明起来,觉得把兰、芷之类的香草晒干后揉成粉末,装在一个小布袋里,随时佩戴在身上,不是更方便么?除邪的效果不是更好么?香袋就这么产生了。最初的香袋叫“容臭”,“臭”是中性词,“容臭”就是装香草的袋子,后来就叫香包、荷包了。尽管现代人都普遍使用香水除邪保洁,但佩戴香包的习俗在端午节依然显得突出。
  另一方面,人们在端午节佩戴香包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才华出众,忠贞爱国,却遭奸臣小人陷害,被楚王流放。但他至死不愿离开楚国一步,最后在“忠不被用”的绝望情况下,:“怀沙投江”,因而受到后世的爱戴追念。屈原在江汉洞庭间流浪时常行吟泽畔,喜欢把用兰、芷、蘅之类香草编织的花环戴在头上,以示自己高洁的人品,而他常在诗文中,又以薜荔(即爬山虎、蔓延极速)之类的杂草喻小人,与香草相对。后世佩戴香包,就有寓意仿效屈原高尚人品的意思。这是习俗的流变。
  花花手是天水人的叫法。所谓花花手,就是“端午索”。还有许多叫法,如朱索、五色线、五彩缕、五色缕、五彩缯、长寿线、百岁索、从延缕、百索等。总之,是驱邪的材料。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按阴阳五行观念确定,五色指青、赤、黄、白、黑,天水民间在节日清晨,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拴在孩子身上的五色线不可随意弄断或丢弃,一直要到六月初六才可以取下来,或抛于房顶,或抛于河内。有些地方则是在端午后遇到的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取掉,弃法同前。戴五色线的意义在于可以使儿童避开“五毒”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可以平安健康,长命百岁。
  3、折柳、采艾、捕蟾
  中国古代将五月视为“恶月”,所以端午驱鬼在民间非常盛行。驱鬼的方法有许多,常见的一种是在端午的清晨折来桃枝、柳枝插于门楣、窗户。传统观念认为,桃木、柳木能辟邪,所以折来桃枝、柳枝插在门窗之上,以达驱邪的目的。可是在现实中,插桃枝的情况几乎没有,因为此时桃树正是果实盈枝之时,谁也不会傻到去损毁果木,所以避邪的责任全由柳枝担当了。在天水城乡,端午节插柳枝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人们不光在门楣、窗户上插柳枝,而且在行驶的机动车头上,在摊贩的摊位上等各处能插的地方都插上柳枝,以驱除邪气,祈求吉祥。过去,每逢端午、婀娜多姿的柳树遭秧。现在,城区有人管理,禁止攀折,然而乡下无人能管,所在老乡在端午一大早便折来许多柳枝在街头叫卖,城中人也取其方便,买些回来插在门窗之上,有些意思罢了。
  艾和菖蒲这两种药用植物是端五除毒的传统材料,但天水少见菖蒲,惟艾可采。以艾驱毒之俗古籍早有记载,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艾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民间常以艾佐助针灸,收效甚好。现代药物学也告诉我们,艾有营血、祛疾、消炎的作用,燃之还可以驱蚊虫侵害。民间认为,端午所采之艾疗效最佳。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认识也是正确的。仲夏时节,药草已臻成熟,正相当于人之中年,药力最盛。端午所采艾草,宜于长期存贮,以备不时之需。民间一般于端午当日清晨,人们去田野亲自采来艾草,插于门窗之上,以驱邪气。但现在此俗只在乡间可以看到,在城镇生活的人家,自会有人专门采集来于街头售卖,你只需买上一把二把回来应景即可,亲自动手采集艾草的古风已荡然无存。
  天水人有句俗语曰:“蛤蜍子躲端阳”。此话怎讲?端午节除了采艾作草药外,还有捕捉蟾蜍炮制药物的习俗,所以端午这天蟾蜍自然要躲避了。民间认为端午这天所捕之蟾才有药用价值,至五月初六以后效用就不好了。旧时,还有人在端午这天捕捉来蟾蜍,把古墨装入蟾蜍腹内,于端午节放在太阳底下曝晒,云其墨可以治病,尤其是治疗风疹,效果最佳,这都具有道理。也有人把腥红装入蟾蜍腹内,晒干作特殊用物。捕蟾制药的习俗至晚在汉代就已经形成,古籍多有记载。随着时代的进步,此俗业已消失。
  4、踏百草、摆露水
  端午节不只采艾,旧时从事草药的人还重视采集各种药草,比如菖蒲、苍术、车前草等,以端午节采取最佳。采药的同时,逐渐地滋生出娱乐的活动,民间的节日大都如此。在天水地域广泛流行“踏百草、摆露水”的习俗,这种节俗活动最初也有禳灾的意思,如典籍所载:“端午日晨,田夫赤足于草中行,尽沾露水,谓踏草露水,以祛泥中温热之气,去夏秋痈痛之苦。”这种“踏百草、摆露水”的风俗,如同清明上坟之日人们去河边洗涤、禊祓邪气的习俗一样,都是与世俗的信仰有关。这种风俗至今犹存,人们大都愿意在端午日去田间、野外走走、踏青一番,舒畅舒畅心情,也沾点祥端之气。
  5、追节、孝亲、敬师
  天水民间于端午节这天有“追节”的习俗,所谓“追节”,就是前往亲人、尊长处纳礼问候。端午这天,女婿一定要给岳父母追节,学生要给老师追节,晚辈要给至亲长辈追节,徒弟要给师傅追节。馈赠的礼物有粽子、凉粉、甜醅、酒肉及黄瓜等蔬菜。尤其是女婿,端阳这天是讨好岳父母的大好机会。此俗的由来已很久远。旧俗端午少女须佩戴箓符,簪榴花,娘家也要接女儿归宁“躲端午”,所以端午节又称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云:“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
  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按照旧俗,出嫁的女子在端午节前就要回娘家“躲端午”,而端午这天女婿须于晚间接回媳妇。女婿去岳父母家,当然不能空手去,久而久之,遂演变成“追节”的习俗。旧俗在端午之日,学生要给老师追节送礼,不然就要失敬。这种习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屈原曾经做过楚国的“三闾大夫”,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其职责就是管理楚国三大姓贵族子弟的教育,所以当时人多用“先生”称屈原。端午节给老师追节,其意义大概在此,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尊师重教的传统。端午节的孝亲习俗在天水也很盛行,这种习俗具有普遍性。中国的民间节日,大都含有祝福性质,尤其是对长者的祝福,如端午、中秋、重阳、春节等节日,人们以节庆为契机,祝福长者福寿康宁,表达了晚辈的美好愿望,道理就在其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