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文论史上有代表性的文论思想有哪些

如题所述

1、最早的当是《典论·论文》。
《典论·论文》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论著作,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在它之前还没有精心撰写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专著。它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文论开始步入自觉期的一个标志。《典论·论文》从批评“文人相轻”入手,强调“审己度人”,对建安七子的创作个性及其风格给予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科八体”的文体说,“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学价值观及“文以气为主”的作家论。他的《典论论文》虽短,却提出了下列有关文学批评的四个主要问题:
1)文学作品的功用。
这是曹丕关于文章价值的观点,曹丕对文章的价值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崇高评价。他肯定文章(指诗、赋、散文、 应用文)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甚至比立德、立功有更重要的地位,这种文章价值观是他对传统的文章(“立言”)是“立德、立功”之次思想的重大突破,是文学自觉的一种表现,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发展有重大意义和影响。但可惜的是,在《典论·论文》里,他并未对这一观点加以详细的展开论述。不过,仅仅是提出这一口号,他在文论史上已经是功不可没了。这就突破了前此轻视文学的观点,指出文学的重要地位。
2)作家修养和作品风格。
他说:“文以气(指才气,即个性)为主,气之清浊有体(有本质根据),不可以力而致(努力勉强求得一致)”。清指俊爽超迈的阳刚之气,浊指凝重沉郁的阴柔之气,人的气质个性可大致分成这两大类。
《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这就是文论史上著名的“文气”说。以“气”论文和作家,是曹丕《论文》最突出的理论贡献。曹丕所谓的“文气”,是指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作家的自然禀赋、个性气质,属于生理和心理范畴,没有伦理色彩。“文以气为主”尤其强调了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这种个性只能为作家个人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建安七子各自显示出各自的才能,究其原因,是由“性”的差异所导致。诗这种观点也合符于魏晋人崇尚自然的风气。
由于曹丕非常强调创作个性的这种独特性和不可改变性,一方面突出了作家独特个性对于作品风格的决定意义,体现了魏晋时期“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则是否定了现实习染同样可以改变创作风格的可能性。这是其理论的缺陷。在《典论·论文》中还对文学批评的态度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比如反对“文人相轻”和“贵远贱近”,主张“君子审己以度人”,这对文学批评也是良好的倡议,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3)不同文体特点、标准。
在《典论·论文》里,曹丕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文体分类及其各自特点的思想。在分析作家才能个性各有所偏的同时,曹丕提出了四科八体说的文体论。“本”指文章的本质特征,即用语言文字来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末”指文章的具体表现形态,即文体特征或文章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点。无论哪一种文体,都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情感,其“本”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不同的文体在表现形态、语言形式、体貌风格等方面各有不同。
接着曹丕提出文体共有“四科”八种体裁的文章。并且认为文体各有不同,风格也随
之各异。四科共计八种,其中奏议与书论属于无韵之笔,铭诔诗赋属于有韵之文。其本质相同,都是用语言文字来表现一定的情感。但其“末异”,也就是说,在其文体特征上,奏议要文雅,书论重说明,铭诔尚事实,诗赋则应该华美。雅、理、实、美,就是“末异”,它们都是关于文体的不同风格体貌。所以,曹丕的“文本同而末异”,说的就是文体和风格的关系,不同的文体应该有不同的风格特征。“文本同而末异”当是最早提出的比较细致的文体论,也是最早的文体不同而风格亦异的文体风格论。
4)指出文学批评应有正确态度。
他指出有两种错误态度要不得:一是“贵远贱近,向声背实”,这就是尊古卑今的观点,这在东汉的桓谭已有指出,但那是就学术而言 ,曹丕却专就文学再指出,也就有了新意。一是“暗于自见 ,谓己为贤”、“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各以所长 ,相轻所短”。这就指出了“文人相轻”的积习,是他的创见。作者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指出了文人之间互相贬损的弊习,分析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且为文人之间的相处指明了正确道路。
2、最早的诗论:钟嵘《诗品》
3、最早专著《文心雕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我国古代文论史上有代表性的文论思想有很多,几个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孔子的文艺思想

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二、“兴、观、群、怨”
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四、“文质彬彬”与“辞,达而已矣
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其文艺观
一、乐和与人和、政和
二、“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
三、“知言养气”
苟子的美感论与诗歌本质观
一、“虚壹而静”与“美善相乐”
二、“明道”与“言志”
老、庄思想的“潜美学”特点
一、“道”与中国艺术精神
二、“观道”、“体道”与艺术心理
汉代的辞赋批评
一、司马迁的楚辞评论和“发愤著书”说
二、扬雄、班固对屈赋的评论
三、汉代辞赋家对赋体的认识
刘勰《文心雕龙》的理论建树
一、“神与物游”:论创作心理
二、才性论
三、“风骨”论
四、“通变”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1-24
我国古代文论史上有代表性的文论思想有很多,几个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孔子的文艺思想
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二、“兴、观、群、怨”
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四、“文质彬彬”与“辞,达而已矣

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其文艺观
一、乐和与人和、政和
二、“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
三、“知言养气”
第3个回答  2016-01-22
我国古代文论史上有代表性的文论思想有很多,几个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孔子的文艺思想

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二、“兴、观、群、怨”
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四、“文质彬彬”与“辞,达而已矣
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其文艺观
一、乐和与人和、政和
二、“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
三、“知言养气”
苟子的美感论与诗歌本质观
一、“虚壹而静”与“美善相乐”
二、“明道”与“言志”
老、庄思想的“潜美学”特点
一、“道”与中国艺术精神
二、“观道”、“体道”与艺术心理
汉代的辞赋批评
一、司马迁的楚辞评论和“发愤著书”说
二、扬雄、班固对屈赋的评论
三、汉代辞赋家对赋体的认识
刘勰《文心雕龙》的理论建树
一、“神与物游”:论创作心理
二、才性论
三、“风骨”论
四、“通变”论
第4个回答  2016-01-28

    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