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采的月亮文化?

有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对联,谜语,音乐的资料即可。

  话说月亮文化
  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文化意义,许多民族都有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对联、谜语、音乐、绘画,还有与月亮有关的民风民俗、风景名胜。
  现在,有许多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这些传说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这为中国日后研究月球有很多可参考的价值。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义等故事。有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传说,内容是这样的: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随砍随合,后世因而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砍伐月桂的现象。
  月亮可以说是艺术的代表,在屈原写的《楚辞• 天问》中是这样说的: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翻译成现代问就是: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长起?那好处是什么,而抚育一个兔儿在怀里?杜甫曾说过:“昕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由此更可以看出月亮这一美丽事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来赞美呀!
  人们对月球的向往是无止尽的,人们曾用过无数幅精彩的对联来赞颂它,欣赏它。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这是一幅赏月佳作,耐人寻味。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脍炙人口的诗曾让多少人陶醉其中呀!在我们现代,月亮在我们心中也是一个谜,好多人想要揭开它的面孔,可由于科技的有限,至今只有两位航天员登上月球,first:阿姆斯特朗,及奥尔德林。
  现在,月球仍是我们想要明白的谜。

  中秋节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这种贡献不仅仅在于吃月饼、赏月、团圆,还在于构成了一种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月亮文化学。
  一般来说,关于月亮的学问,涉及到月球学和月亮学两大部分。月球学的重点是研究月球的成分、结构、运动(包括月震)、月貌,以及月球的形成过程。月亮学的重点则是研究月亮与地球的关系,特别是月亮对地球生物和人类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具体来说,月亮学可以分为月亮地貌学、月亮生物学、月亮文化学。
  所谓月亮地貌学,主要研究月亮的存在,对地球地形地貌(包括气象气候)的影响和作用,其中最突出的作用是地球上的海洋潮汐现象,此外还有地壳潮汐现象、大气潮汐现象等等。
  所谓月亮生物学,主要研究月亮对地球生物的作用和影响,其中突出的现象是许多地球生物的生存周期(包括生理周期),明显地受到月球引力及其效应(包括潮汐现象)的作用,例如海洋生物特别是近海生物对潮汐非常敏感,人类妇女的月经周期(尚需要进一步的证明),某些鸟类根据月亮进行导航。
  所谓月亮文化学,主要研究人类文化与月亮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而且涉及到人类文化生活的诸多方面。
  1 、月亮的存在,应当被看成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特殊眷恋。这是因为,地球这样大的行星有月球这样大的卫星,在太阳系里是绝无仅有的情况,在银河系里可能也是非常罕见的。更巧合的是,从地球上看,月亮的视角与太阳的视角几乎完全相等,即月亮与太阳一样大,而且月亮、太阳和地球基本上都在一个运动平面上,因此才会有日食、月食以及月亮圆缺的周期变化。有鉴于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月亮的这种存在,乃是促进人类大脑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人类的智慧启蒙,一半来自月亮。中秋佳节,这应当成为中秋赏月问月的重要内容之一。
  2 、月亮围绕地球的周期运动,以及月亮表面明暗的周期变化,直接促进了人类历法的形成和应用,以及相应的星宿文化(参阅《神秘的星宿文化与游戏》一书,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根据月亮运动和周期变化制定的历法称之为阴历(月亮在中国阴阳文化中代表阴),根据太阳周期运动制定的历法称之为阳历(太阳在中国阴阳文化中代表阳),综合阴历、阳历的历法称之为阴阳合历,我国的农历即阴阳合历(例如闰月属于阴历,24节气属于阳历)。
  中国人制定或使用阴历,至少在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已经有“既生霸”等文字记载,详细描述了月亮圆缺的周期变化。与此同时,殷商时期的地理文献《山海经·大荒四经》也明确记有:“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帝俊为殷商民族始祖,所谓常羲浴月,实际上是说常羲发明或制定了一年十二个月的历法,而“浴之”则是这种历法的演示(属于天文巫术性质),详情可参阅全彩绘《经典图读山海经》一书(上海辞书出版社)。
  3 、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常娥奔月的故事。关于该故事(包括相关远古神话传说故事)的科学信息解读,可参阅笔者《嫦娥:禳灾巫术的牺牲者》、《我们远古祖先经历过的天地大冲撞在民间留下的不灭印记》等文。此外,还有月宫、月桂、月精、月桂子、月中骞树、月中玉兔和蟾蜍,吴刚的故事,等等。
  4 、有关月亮的民间节日及其民俗活动,例如中秋节、吃月饼、家庭团圆,以及相传人间婚姻由月下老人(月老)“千里姻缘一线牵”的习俗。此外还包括用“月”字取名等文化内容。在古代,有些民族的耕种、收获活动,常常要在有月亮的夜间进行;对比之下,许多军事活动,则往往选择在没有月亮的夜晚开展。
  5 、有关月亮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古代诗歌中对月亮的描述,以及睹月思情的联想和情感宣泄。
  6 、有关月亮的名胜风景,北京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避暑山庄有月色江声殿(康熙根据苏轼前后《赤壁赋》词意题额),以及湖南道县的月岩、广西桂林的月牙山、甘肃敦煌的月牙泉,等等。

  探索月球的奥秘

  ——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

  一、 教学内容

  北师大七年级上册教材第四章综合性活动课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次综合性学习,旨在学习完本单元有关月球知识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和延伸,在本单元起一个知识整和系统化的作用,让学生了解与其相关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身体动起来融入到课堂中去。最后将体会心得形成书面材料。(结合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展开此项活动)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第四单元课文内容,积累了大量有关月球的知识,在课下加以分类和整理,让此活动提供一个让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使有关内容在头脑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a) 知识能力目标:掌握关于月亮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训练搜集和处理有关信息的能力。

  b) 过程方法目标:重视考察学生的活动过程及获得资料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c)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未知世界的兴趣、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等。

  五、教学实录

  (一)学生三分钟演讲:《我们所了解的月球》(内容是总结上节课所了解的月球的有关自然现象并作适当补充)

  (二)老师导入:

  (三)老师介绍四小组的图标及探究的主题:(出示课件:每组的图标)

  一组:主题是与月亮有关的诗词;

  二组:主题是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和民风民俗;

  三组:主题是与月亮有关的对联、谜语;

  四组:主题是与月亮有关的歌曲与绘画;

  (四)老师提出这次成果展示的要求:(出示课件)

  (学生齐读)探究性学习展示要求:1

  (五)老师:首先有请探究性学习第一小组来展示他们探究的成果。(大家鼓掌,第一小组主持人上场)

  吟诗颂月

  ——与月亮有关的诗词 第一小组

  第一组主持人:

  本组的研究专题为“吟诗颂月——与月亮有关的诗词

  月亮,自古以来是人们赞颂的对象,涉及到月亮的文学作品数不甚数,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周作人的《中秋的月亮》等。有关月亮的诗词更是不计其数,下面就让我们去细细体会诗词中的月亮。

  首先,请欣赏配乐诗朗诵《春江花月夜》选段。

  由尚文杰同学朗诵:(诗文略)

  第一组主持人:

  月亮本身有着独特的魅力,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它依然被人们所喜爱,依然是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看!一场有关月亮的知识竞赛正在激烈的进行着…

  学生张家硕:

  欢迎大家回到我们的节目现场,现在已经到了最令人紧张的决赛阶段。吟诗颂月——诗词大比拼。

  目前场上只剩下3位选手:1号选手叶飞;2号选手刘明国;3号选手陈灿。到底谁会成为今天的冠军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主持人: ……

  选手答:……

  第一组主持人:

  月亮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有关月亮的诗词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同学们对此有兴趣的话,我门课后在继续探讨。

  本组的汇报演出到此结束,谢谢!

  第二组主持人:

  古代文人常常在他们的诗文中借月抒怀,赋予月亮不同的意象,形成了如此灿烂独特的月亮文化。下面请大家继续欣赏第二小组探究性结果展示。

  我和月亮有个约会

  ——与月亮有关的传说和民风民俗 第二小组

  第二小组主持人(旁白):

  本组为综合性学习活动第二组——与月亮有关的传说和民风民俗 。“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疑是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从古至今,人们似乎十分偏爱空中的皎月。月的故事代代相传,经过了几百年,仍然被人们所钟爱。

  在一个中秋的夜晚,付奶奶和她的孙女正在庭院里赏月……

  听奶奶讲月亮的故事

  1、 演员表:

  李乃秀 饰 奶奶

  刘亚欣 饰 孙女

  2、 台词:(略)

  师:说到吃月饼,老师不由想到前几天的一件事,我们班的侯智慧同学的爸妈下岗了,想开个月饼店,他的爸妈想让我给起个好店名,这样咱们一起来帮他们出出主意吧!给月饼店起名:

  月 饼 店 新 名

  1、玉盘斋:

  玉盘是月亮的美称,斋又是古代文人墨客作书的地方,具有丰富的文内涵。

  2、圆如月:

  “中秋月圆人团圆”月饼象征着团圆,因此,本组取名为“圆如月”。

  3、花好饼圆:

  我们的店名是由“花好月圆”一词引深而来的,这儿的圆不仅代表了月亮的圆,而且代表月饼的圆,所以,我们取名为“花好饼圆”。

  4、金屋藏月:

  我们取名为“金屋藏月”,这个店名看似平凡,但其中却有着黄金般的宝藏。我们的月饼如月神所做的那样香甜、可口。欢迎各位顾客前来光临。

  5、月圆:

  本组起的店名是“待月圆”,圆是圆满的意思,这个名字的喻意是等待月亮圆满的时候,大家来本店买月饼。

  6、月来香:

  我们取名为“月来香”。首先,人们回想到夜来香那种高雅的感觉,并且,“月”指我们做的月饼;“来”指欢迎顾客来本店光顾;“香”指我们做的月饼香甜、可口。同学们,你们是否闻到了月饼的香味了呢?快来我们“月来香”月饼店吧。

  7、花好饼圆

  我们的店名是由“花好月圆”一词引申而来的,这儿的圆不仅代表了月亮的圆,而且代表了月饼的圆,所以我们取“花好饼圆”。

  8、满月心语

  每当月圆之夜,你仰望天空的皎月,是否产生无限的感慨呢?吃我们的月饼吧!它将把你的心语捎给月亮。

  9、玉兔之屋

  我们之所以取名为“玉兔之屋”,是因为月饼是传说中嫦娥仙子身边的玉兔制造的,那么,“玉兔之屋”的月饼也是最正宗的,相信会受到顾客的喜爱。

  10、饼香村(师)

  常言道:店名就是招牌,店名好,生意就旺,我给店取名为“饼香村”是源于《红楼梦》中的“稻香村”,是不是很有诗意啊!

  好,有请第三小组上台进行探究性成果展示。

  猜月楹联

  ——对联和谜语 第三小组

  主持人:

  从古至今,许多著名的诗人、学者写过的佳对不计其数,而其中关于月亮的对联更是数不甚数。大家一定很想了解吧!下面就请看赵永胜、孙国辉同学带来的相声《中秋吟联》。

  (具体内容略)

  主持人:

  看完了精彩的表演,大家是不是意犹味尽呢?那么,就请听由王赛同学带来的演讲《明月千里》,借此来抒发她对月亮的情感。

  王赛: 《 明月千里》

  主持人:

  看完了以上的表演,大家一定对月亮有了更深的了解。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继续带大家去探索关于月亮的文化宝藏。但我们相信在不久之后,大家一定能揭开月亮那神秘的面纱,让人类更加了解月球。本组的汇报演出到此结束。

  师:月亮文化展示是不是很精彩,精彩的还在后头呢!下面请第四小组上场。

  望月当歌

  ——有关月亮的歌曲和绘画 第四小组

  主持人:下面就请您跟随我们第四小组,进入奇幻的月的世界,去倾听月的歌声,去欣赏月的图画,相信您一定会有一种全新的感受。下面大家所欣赏到的,是小品《月宫游记》。

  月宫游记
  演员表:
  嫦娥——程环饰
  玉兔——张欣桐饰
  探险队员——黄江坤(甲)、李悦悦(乙)、崔玉杰(丙)饰
  旁白——房峻生饰

  (具体内容略)

  主持人:是的,其实往往最美的东西就存在于你的心中。那么,同学们,你们心中最美的月亮又是什么样的呢?就请用最动听的诗句,最美丽的图画去赞美月亮吧!

  师总结: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成果展示,犹如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着芳香,让我们尽情享受,流恋忘返。请问刚才哪一个节目最符合展示要求。(出示展示要求)

  生1.略

  生2.略

  师:略

  (六)活动延伸:

  师: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为什么仍然喜欢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民风民俗和文艺作品?

  生1、略

  生2、略

  生3、略

  师总结:

  (七)布置作业

  以月为话题,谈一谈这一次展示分享结果的心得与体会,字数不少于500字,题目自拟。

  六、教学反思

  1、 开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有一个从不完整到完整的渐变过程,让学生真实得坦陈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发散思维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鉴别,学会综合分析,使知识归之于系统。

  2、 开放的教学资源:对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特殊状况,教师应调整好心态,在课下或课上创造性解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1-28
天上月圆 人间月半 月月月圆逢月半
去年年尾 今年年头 年年年尾接年头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入无恨月长圆

月照纱窗 个个孔明诸葛(格)亮
雪飘梅岭 处处香山白乐(了)天

寒塘渡鹤影
冷月葬花魂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厚地高天 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 可怜风月债难偿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回答者:掷砚斋 - 举人 四级 11-22 20:39

1、画眉生新月

靓妆似婵娟

2、水清鱼读月

山翠林沐光

3、水中有月原无月

云后无日本有日

4、楼高窗小可储月

峰平径长难藏景

5、箫声遥呼关山月

笛韵震破水底天

6、圆月照方窗,有规有矩

长笺写短诗, 无方无圆

7、橹梢拨破江心月,水定还圆

浣纱激起湖面波, 浪平仍无

8、月缺月圆,缺似梳子圆似镜

潮起潮伏, 起如花朵伏如町
第2个回答  2006-12-03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 (宋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倪庄中秋(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 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 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 嗣布。

[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秋蕊香引

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 消息。

宣清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背银〔钅工〕、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 噤。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 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更相将、凤帏鸳寝。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

长相思(京妓)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墙头马 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十二时(秋夜)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觉翠帐、凉生秋思。渐入微寒天气。败叶敲窗 ,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烛暗时酒 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 整馀香被。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念奴娇]中秋对月 明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秦淮看月记》 明 潘之恒

戊午中秋,登虎丘见月而思秦淮也。几望及望,月色如昼,逢丽姬金、王两姓,从千人中独见而月不能为之奇。时善音者,皆集金陵,子夜闻之靡靡耳。至已未是日,则余居金陵已七见圆魄,靳一而将行,秦淮人之曰:"胡曩之不思,思而去之,是将又思。"乃发慨而止。上弦以来,犹吴咋也,几及两夕而忽若失之,则人或胜于吴,非人胜而情胜也。匝青溪夹岸竞传吴音,而阁中以真情胜者,则元女之珠献彩女之箫,随其孤调皆绿云之音,其为剧,如琵琶、明珠更为奇绝,余悔其闻之晚而娱耳浅也,应为废吴思,而胡以又之,令当吴游,片石尽肯,可中易仄,剑池一勺,若海印发光矣。因掷笔空中,俄而云开月出,恍置身于虎丘间,因为歌曰:“我之思兮云隐,月中生兮风中殒,忽如梦兮如醒,我又思兮瀛海,龙街光兮凤舒彩,忽以游兮以嬉,愿千秋兮无改。"
第3个回答  2006-11-28
自古以来,有关中秋节的对联不少,其中大多在“中秋月”上做文章。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
  大家熟悉的对联还有:

    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这三副对子皆写得清新可读。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与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群书生,在中秋节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出上句,让大家对下联。结果无人对上。到了除夕夜,这群书生又相聚饮酒守岁,还是那位秀才对出了下联。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对,被称作“中秋出句年尾对”。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过去,一夜分为五更,两小时一更;古称秋季三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这一联是明代大学士杨廷和(1459—1529)父子的杰作。相传杨廷和8岁那年,有一次,他父亲与客人对饮到深夜,出上句让客人对,可是无人对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随即应对,语惊四座。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清代徐稚小的时候,老师出上句,他对出下句。“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时也用来指“中秋”与“冬至”相对。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地月缺”指人不团圆。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可谓天衣无缝。

  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对曰:

    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此联也属“鹤顶格”。

  东林寺也有一对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星。意境甚为辽阔高远。

  赏月佳处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处有一对联: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重庆巫峡瑶上有一副妙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上海豫园得月楼联:“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联中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通过对联的欣赏示人以哲理。

  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全联对仗既工且含无穷韵味。“弄”、“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最能传神。

  杭州西湖水月亭联:“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此联典雅明丽,富于想象力。
第4个回答  2006-12-03
月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