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资料

包括时间.标志.成果.特点.意义等方面的比较
谢谢你的回答,能简要的帮我概括三次科技革命各自的时间.标志.成果.特点.意义吗? 最重要的是标志.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80年代以来,国内史学工作者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史的研究日益深入,相关研究成果不断问世。本文拟对这些研究成果作一概述,以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
  [编辑本段]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缘何发端于美国
  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缘何发端于美国这一问题,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彭献成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之所以首先在美国兴起,绝非偶然现象,而有其客观必然性。这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战后初期美国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众多优秀的科技人才、蓬勃向上的民族创新精神、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巨大的市场容量等方面的优势,为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兴起创造了前提条件和可能性;二是战后以来,美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积极采取措施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直接促成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兴起。〔1〕 刘仲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发于美国原因在于美国具备如下条件:技术条件——在思维技术方面,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开始形成;实验技术以军民结合、理工结合为特色;生产方面以电力技术和航空技术领先。物质条件——美国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国内市场广大,有利于规模生产。制度条件——美国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宪政国家。文化条件——美国人来自世界各地,融合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二次大战前后涌入一批优秀欧洲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冯·诺伊曼等;建立了各种学会组织,科研体制多元化。〔2〕 彭树智认为,从战争形式的历史交往角度看,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端于美国并非偶然。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世界交往普遍发展和充分展开的条件下进行的,争夺科技人才的结果便同第三次科技革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美国在二战中,利用战争的交往形式,争夺到最多的科技人才,带动本国人才的培养,因而受益最丰。〔3〕
  [编辑本段]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起讫时间和特点
  1.起讫时间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起讫时间问题上,学者们大体持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战后初期,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达到高潮,70年代以后进入一个新阶段。〔4〕另一种观点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40至60年代,70年代以后的科技革命是第四次科技革命(或称“新科技革命”),两者不可混为一谈。〔5〕 2.标志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标志: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如过去从发明到大规模地运用,照相用了122年,电话用了56年,而现代的电视只用了5年,激光用了2年,从原子能的发现到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投入使用,用了15年。 (2)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随着科学实验手段不断进步,科研探索领域也不断开阔。以往的技术革命,科学和技术是相对分离的,这就造成研究成果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导致生产过程的深刻变化,或者是在技术革新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才能有科学理论的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科学、技术、生产形成了统一的革命过程。一般来说,二次大战后的重大技术突破,都是在自然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实现的,而重大的技术革命的成果,又进一步丰富、充实了自然科学的理论,二者相辅相成。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下,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另一方面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联系大为加强。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生产则成为物化的具体实现过程。对于科学来说,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技术而言,科学是技术的升华;对生产来说,科学技术是其实践活动的必要前提。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以致出现了密不可分的趋势。 简答特点:技术转化为产品和形成产生的周期越来越短。 对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胡才珍认为,与第二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呈现出许多鲜明特点:一是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技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精密;二是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三是这次科技革命的内容极为丰富,而且联系密切,形成了一个群体形式;四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趋势大为增强;五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形成的新的技术能力,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巨大而深刻的影响。〔6〕 张象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技术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这三大突出特点。〔7〕 卞春元认为,与以往的技术革命相比,第三次技术革命具有如下特征:即技术科学化、技术群体化、技术智能化、高技术化和技术产业化。〔8〕 刘大椿、马书春认为,现代科技革命具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科学进步与技术开发紧密地结合;二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在生产中得以产业化,从而对生产力进行改造,使生产力发生根本变革。〔9〕 于德惠、赵一明认为,“军带民”,即军事技术率先突破,而后带动民用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特征。〔10〕 初3历史课本: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其次,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第三,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4)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最突出的是技术革命的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
  [编辑本段]三、二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关系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二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关系问题。 于德惠、赵一明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许多学科基础和技术雏形虽然孕育于战前的和平时期,但如果没有战争和军事需求的推动,它决不会急匆匆地降临人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催生了这次科技革命。〔11〕陈本红也持此观点,认为二战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12〕 钟伦荣从科技与二战的双向逻辑关系出发,指出科技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观动因之一,是决定战争演变的制衡力量;而二战使许多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形态,成为战争的工具,同时又催生了一系列最具深远意义并揭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科学技术,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助产婆。〔13〕 彭树智用“历史交往”这一历史哲学概念来说明二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关系。他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突出的意义之一在于它促进了始于40年代末,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下半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这个革命之所以发展势头持续不懈、发展速度有增无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交往无疑起着关键的作用。〔14〕
  [编辑本段]四、澄清几个概念
  对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这几个既相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学者们论述较多,且存在较大的分歧。 张象认为,科学技术革命包括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过程。它们在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逐渐联系在一起,依次而出现,又在交错中进行。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理论基础,人类在对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飞跃被称为科学革命;技术革命是在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关于制造和操作的系统知识的社会性和根本性的变革;产业革命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是指国民经济的实际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革,致使经济、社会等方面出现了崭新的面貌。〔15〕 孙衔、刘迅等人认为,科学革命一般是指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上的重大飞跃,它常以科学理论突破的形式表现出来;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的重大变革,它往往以科学革命作为基础,又常常作为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的先导;工业革命仅指人类在工业化社会中生产领域里所产生的飞跃;产业革命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飞跃而在整个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中引起的重大变革。工业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所反映的是工业社会中生产领域内的进步,而后者反映的则是任何社会中主导产业形式的变化。〔16〕 曾邦哲(21世纪的生物科技与产业革命)认为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是不同的概念,而且产业革命又是制造业或工业革命带动其它产业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动力机的发明及延续到内燃机、电动机等动力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自动化、计算机到互联网的信息革命,从石油化工、有机化工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技术到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应用的系统生物工程开发生物资源,可能导致细胞机器人、细胞制药厂、生物柴油炼制产业而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 - 也就是生物工业革命。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不可混为一谈。科学革命通常是指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飞跃和科学研究的社会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技术革命是指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的重大变革,而产业革命不仅具有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内容,而且具有经济和社会的性质和内容。所以,科学和技术的革命只是在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时才会促进产业革命发生,并非任何技术革命都能导致产业革命。〔17〕
  [编辑本段]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原子能 美国 成功试爆第一颗原 子弹 1945年 原子能成为新能源
  电子技术 美国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迅速发 展 1946年 20世纪 70年代 计算机的应用对人 类社会生产、生活 产生重大影响
  航天技术 苏联 苏联 美国 人造卫星上天 宇宙飞船载人太 空飞行 把人送上月球 人们在太空从事 科学实验 1957年 1961年 1969年

  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形成, 基因工程是其中 的核心技术 掌握了克隆技术 20世纪 70年代 人类通过改变 细胞的遗传性, 达到改良品种 和创造生物新 类型的目的
  海洋工程 技术、新 材料技术

  [编辑本段]六、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学者们从多方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由于论述角度不同,因而结论各异,现将其归纳如下: 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它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二是使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加强了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趋势,而且引起了各国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此外,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一本正经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18〕 2.对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带来了物的现代化,引起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且也造就了一代新人与之相适应,使人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强化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19〕 3.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人—机控制系统”的形成,使生产的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和家庭生活的自动化(即所谓的“三A”革命)有了实现的可能。预示着人类社会将从机械化、电气化的时代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级的自动化时代;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已从被束缚于地球表面的“地球居民”时代进入一个远为辽阔的陆海空立体新时期;基因重组技术、结构化学和分子工程学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标志着人类正在由“必然王国”一步步走向“自由王国”。〔20〕 4.对资本主义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原有的私人垄断不能适应生产力高速发展的需求,因而迫切要求国家垄断的充分发展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5.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了世界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货币金融关系的变化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推动了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井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战略的变化。〔22〕 6.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23〕 7.对全球问题的影响:科技革命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难以控制的恶性发展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问题。〔24〕 此外,有的学者认为,功勋卓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而且使西方一批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先后实现了高度工业化,走完了工业社会的最后历程。〔25〕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到来的时代称为“知识经济时代”。20世纪晚期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软件产业的兴起,是知识经济开始形成的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扩大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国际经济格局得到调整。许多国家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民族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决策;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批新型产业兴起,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得到改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环境污染、军备竞赛等问题,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需要世界共同努力解决。 注释: 〔1〕彭献成:《试论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美国的原因》,载《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6期。 〔2〕刘仲:《发展技术论》,学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4-215页。 〔3〕〔14〕彭树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三次技术革命》,载《西北大学学报》,第25卷(第88期)。 〔4〕〔7〕〔15〕〔18〕〔19〕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80页、291—293页、280—294页、298—301页、302—303页。 〔5〕〔10〕〔11〕陈能宽主编《理性的辉光:科学技术与世界新格局》,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第39页、17—20页、13—16页。 〔6〕〔20〕〔22〕〔23〕胡才珍:《精粹世界史:20世纪科技革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页、158-159页、160—164页、164—168页。 〔8〕〔24〕吴光宗、戴桂康主编《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8—94页、238页。 〔9〕刘大椿、马书春:《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载《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3期。 〔12〕陈本红:《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科技革命》,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13〕钟伦荣:《科学技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载《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16〕〔25〕孙衔、刘迅等著:《简明新技术革命知识辞典》,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131-133页、139页。 〔17〕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资料室编《世界新的技术革命介绍》,经济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2页。 〔21〕林今柱等著:《科技革命与当代中国的命运》,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