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苏轼被贬岭南的生活

如题所述

苏轼被贬岭南的生活介绍如下:

苏轼被贬到黄州,发现当地人不爱吃猪肉,所以猪肉价格非常低,于是便发明了猪肉的新吃法:“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这种方法做出来的猪肉肥而不腻、味道鲜美,后人把这道菜叫做“东坡肉”。

苏东坡后来被贬到惠州,当时的岭南是蛮荒地带,可他没有因为生活条件的艰苦而苦恼,而是像来到吃货天堂一样“日荔枝三百颗”,更是利用当地人不怎么感冒的羊的誉椎骨创造出了烤羊蝎子的“先进”吃法。一边盖房子,一边调整休闲养老的心态。

苏轼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父为苏洵,弟为苏辙,父子三人并称“三苏”。

嘉祐二年(1057年),参加殿试中乙科,赐进士及第(一说赐进士出身),嘉祐六年(1061年),参加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佥书凤翔府判官,宋神宗时,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出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外放治理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随着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赦北还,病逝于常州。南宋时期,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