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历史问题,有谁能用自己的观点说下吗,感谢。。

近代中国的先进份子是如何探索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道路的,有何启示

1.地主阶级抵抗派(改革派)
背景和主张: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地主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结果:因清政府腐败、闭关政策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而没明显实效
评价: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的提出使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激励着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探索强国御侮之道。由于实践有限,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
2.地主阶级洋务派
背景和主张: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统治集团在如何解决内政外交上的众多危机时发生分歧,形成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即“师夷长技以自强”。
结果:由于外国阻挠,封建顽固势力的破坏、力量分散等导致洋务运动破产。
评价:洋务运动由于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没有从政治制度上学习西方,决定了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第一次把学习西方的思想主张具体实践化。它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和生产技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并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举办新式学堂,开始了中国的近代教育;促进了西方政治学说、民主思想的传播;民用企业的创办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农民阶级
背景和主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为了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和把革命推向深入,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通过这一方案,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结果: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争环境的紧张和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规定,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而使这一方案没有真正实行过。
评价: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都是无法实施的,有空想性。
4.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
背景和主张:早期维新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这一思想的产生。主张君主立宪来救国,具体为:要求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实践效果:从“公车上书”演化为社会政治运动到百日维新失败,说明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其最大功绩在于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使更多的知识分子接受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
评价:维新变法思想是当时中国社会最进步的思想,因为它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也是爱国的,因为它把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但是其思想主张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这必然导致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推行维新变法主张依靠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失败是必然的。
5.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派)
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角逐,民族危机更加严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又有所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限制和阻碍。
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论纲领。其基本主张是用暴力推翻了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结果: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和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但果实最终被袁世凯所篡夺。
评价: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6.资产阶级激进派
背景:辛亥革命前,维新派和革命派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北洋军阀政府在思想领域推行尊孔复古逆流;一战期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主张方案为“民主"“科学"。具体为: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为指导思想,大力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文化,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民主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仆后继,不仅抵抗了帝国主义的历次侵略战争,而且还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等。这些斗争,打破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使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不断地向前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以洪秀全为首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民族压迫的农民革命战争。从1851年广西金田村起义开始,轰轰烈烈地继续了十四年之久,发展到十八个省,并占领南京,建立了农民政权,大大地打击了封建势力,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显示了农民革命的巨大力量,对以后的革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农民是小生产者,与落后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缺少远大的政治眼光。他们虽然接受了一些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影响,但是毕竟不可能以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封建社会。终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武装的联合镇压下,遭到失败。

以孙中山为首的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并为民主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没有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纲领,没有积极地组织和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主要是农民,参加革命斗争。对于帝国主义,他们一直抱有浓厚的幻想,在对外宣传中,竟然表示承认清朝政府与帝国主义订立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各种赔款与借款。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也没有把汉族的封建军阀、官僚、地主看做革命的对象,不敢向他们进行坚决的斗争,甚至把他们看做是革命的同盟军。在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了政权,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以后,革命党人竟幻想依靠议会斗争来限制封建军阀,幻想用与封建势力妥协的办法来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在中华民国宣告成立以后,帝制虽然被推翻了,但是,帝国主义和地主阶级的统治并没有改变,政权落在了地主阶级的代表和帝国主义的走狗——封建军阀的手中。以不同的帝国主义为后台的各派封建军阀之间,进行着连年不断的战争。在这种局面之下,中国人民所受的灾难日益深重。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仍在坚持斗争,但是他们幻想依靠这一派军阀去打倒那一派军阀,企图以此来推动他们的事业,因而一再失败,十分苦闷。百年历史的实践早就已经证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是救不了中国的(这主要是因为自十九世纪以来,中国已经是一个一直处于帝国主义的重重包围之中的并受帝国主义摆布的经济落后于世界步伐的发展中国家),然而,现在一些不汲取历史教训的小资产阶级史盲可怜虫又企图求助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假如他们真正得逞,也只能是重蹈清末民初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覆辙。

辛亥革命的失败还说明,中国的资产阶级,由于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他们是不能解决反帝反封建问题的,也是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完全胜利的。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只有新兴的工人阶级才能担负起来。不过,经过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实践证明,工人阶级政治上的成熟,还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人阶级还要经过众多反复的磨难,才能达到政治上的成熟,以及树立起远大的政治眼光。在二十世纪,毛泽东对幼年的工人阶级用力推了一把,这将会加快工人阶级政治成熟的进程,每当工人阶级乃至整个中华民族面临灾难和危机的时候,他们的耳边都将无疑地响起毛泽东响亮的呼唤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25
就是中国所有的变法都是没有成功的。悲哀
第2个回答  2010-05-25
精神可嘉,效果不佳
第3个回答  2010-05-25
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民族资本主义集团有其懦弱性和两面性。 衬托后来居上的共产主义运动。
第4个回答  2010-05-25
先列举各种变法的失败 再说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皇帝制度 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 再引出中国共产党的成功 说明共产党的重要性和社会主义对于中国来说才是正确的道路
第5个回答  2010-06-06
历史伟人与百年富强梦

和每个人一样,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梦,独立、富强、民主就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中华民族在20世纪取得了两项无愧于祖先的辉煌成就,一是获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找到了正确的现代化方向。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分别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鸦片战争后,面对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工业社会的挑战,中国社会原有的联系纽带已经不再适应。亡国灭种的危险迫使中国必须进行再组织,才能在现代世界上争得一席生存之地。如何重新组织?以什么作为新的纽带?林则徐、洪秀全、康有为、严复等不甘沉沦的先进中国人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直到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以争取民族独立为核心的三民主义,才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中国现代化的首要目标作出了比较科学的概括。以此为指导,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虽然辛亥革命未能根本改变中国的屈辱地位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它打开了进步的闸门。孙中山提出了民族独立的目标,却没有找到实现它的方法。在孙中山之后,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摈弃教条主义,把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主要的目标,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特别是在八年抗日战争中,共产党人以自己的英勇斗争壮大了力量,赢得了民心,才终于在一百余年的战乱、屈辱和分裂之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民族解放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并奠定了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一百多年来,为了救亡图存,实现富强的梦想,一代代不甘落后的仁人志士对导致中国落后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提出并实践了一个又一个改革方案。为我们提供了正反两面的经验和教训。
新中国成立前,改革者们所关注的,主要是引进和发展科学技术及新的生产力,建立民主政治体制。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赞扬美国由民公举而非世袭的总统选举制,称道它的“众可可之,众否否之”的议会制度,然而他当时并没有建议实行。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洪仁玕、冯桂芬把中国落后的原因归之于“君民不隔不如夷”,提出设意见箱、报馆和新闻官以广采民情、广开言路。然而他们的建议仅仅是扩大咨询范围,离由民作主的近代民主思想还有相当距离。太平天国失败后,洋务派把“师夷”主张加以实施,兴办近代工厂、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把资本主义的新鲜事物第一次主动地大规模引进中国。但洋务运动三十年,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反而更趋扩大,并在甲午战争中遭到惨败。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与西方进行商战,发出政治改革的呼声,要求在中国推行西方的议会制度,但他并没有把这种要求转化为直接的政治行动。甲午战争后,康有为、严复等全面介绍了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特别是主张天赋人权的国家学说和鼓吹优胜劣败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进行了“变政”的实践,但他们的变法活动仅限于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中间,社会基础过于薄弱,在顽固派的反击面前一触即溃。义和团运动后,清政府已堕落为“洋人的朝廷”,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它完全失望,采取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了共和国。然而政权很快就被北洋军阀攫取,人民重新陷入深深的失望之中。“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从中西现代化的比较中认识到,仅仅引进先进科技、创办现代工厂、兴办新式教育、建立民主政体,并不等于实现了现代化。在多数国民对改革不闻不问,旁观中立,漠不关心的情况下,改革难以成功,难以摆脱专制的阴影。要想取得真正的进步,离不开国民对救亡与改革的主动参与,离不开人的解放和人的现代化,离不开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启蒙。
这些思想和实践包含着一定的真理,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进步,但每个人都有局限,先进人士甚至伟人也不例外,上述思想和实践或者是在中国处于危难之际的急就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从社会全方位考虑,一以贯之的改革方针,或者是“用古代理想和古代方式来实现现代化的愿望”。因而,从1840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百年间,无论经济、政治的变革,人文环境的化成,还是现代国民性的培育,尽管工作做了不少,但总体的效果不佳,或者发展过于缓慢,未收富强实效;或者变革徒有其名,封建因素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或者改革半途夭折,中国依然贫困衰弱。与中国的现代化几乎同时起步的日本已经跨入工业国的行列,而中国的现代化进展却仍然步履蹒跚,工业化与建立民主政治的目标远未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独立的环境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一展雄图的舞台,然而能否实现百年夙愿,还有赖指导者对于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在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虽然认识到剥削阶级在我国已经基本消灭,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之间的矛盾,在党的八大提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方针,提出共产党在今后的任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但是,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思维模式束缚了他的思想,使他总是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阶级斗争。他所发动的反右、四清和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夸大了阶级矛盾和敌对势力的反抗,往往把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既不符合在落后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特殊性,又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他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路线。因而在1978年之前,虽然中国的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中国的落后面貌却没有根本改观,甚至周边一些在二次大战后与中国同时获得独立,同时开始进行经济建设的小国,在现代化发展方面也远远走在中国的前面。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找到正确的现代化方向。
现代化有多种定义,或曰工业化,或曰科学和民主,或曰独立、富强、民主、文明与法制,或曰工业化、市场化与民主化。然而,无论怎样定义,它讲的都是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与大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相联系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方式;其二,与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方式相适应,反映其要求,并为之服务的一整套经济、政治、法律制度;其三,与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构成、运用并服务于上述制度的现代化的人。三者相互关联,互为因果,推动着现代化的进程。
各国进入现代化的途径不同,或者说现代化的触发因素各异,形成了因历史、文化和地域差别而各不相同的现代化道路。但无论走哪条道路,各国最终都必须在自己社会内部形成生产力、制度与人三者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才能使现代化具备推动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于后发展国家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如果不采取各种措施使改革趋向这个目标,现代化就难以正常发展,即使有所发展也难免变形失真,步履迟缓。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他所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实行改革开放,经过三十年的努力,中国在170年来第一次踏上了一条正确的现代化建设之路。由农村的包产到户起步的,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改革,焕发出了难以置信的巨大能量,创造出了前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物质财富,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社会基础。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对政治事务的自觉参与和管理,只有在政治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情况下,人们才有可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和管理,而建立在大工业与先进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市场主导型经济,又使人们最大限度地与市场相连,从而彼此相连。两者的良性互动构成了现代化发展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六十周年之际,回顾和反思一百余年来所走过的现代化道路,认真总结20世纪中国的三位伟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坚定地沿着他们所开拓的正确道路走下去,中国就必将在21世纪重新崛起,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