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原子吸收法对光源的要求是什么?

如题所述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并测量其吸收度来确定样品中某种元素的含量。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为了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所使用的光源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能发射待测元素的共振线,并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有足够的信噪比。

(2)能发射锐线光谱,即发射线的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窄得多。否则测出的不是峰值的吸收系数。

(3)发射的光强度必须稳定且背景小,而光强度的稳定性又依赖于供电系统。也就是说,要求光源必须能发射出比吸收线宽度更窄、强度大而稳定的发射光谱。

总结来说,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发射的共振辐射的半宽度要明显小于吸收线的半宽度;辐射强度大、背景低,低于特征共振辐射强度的1%;稳定性好,30分钟之内漂移不超过1%;噪声小于0.1%;使用寿命长于5安培小时。空心阴极放电灯是能满足上述各项要求的理想的锐线光源,应用最广。

原子吸收光谱法 (AAS)是利用气态原子可以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辐射,使原子中外层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的现象而建立的。

由于各种原子中电子的能级不同,将有选择性地共振吸收一定波长的辐射光,这个共振吸收波长恰好等于该原子受激发后发射光谱的波长。

当光源发射的某一特征波长的光通过原子蒸气时,即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中的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一般情况下都是第一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频率时,原子中的外层电子将选择性地吸收其同种元素所发射的特征谱线,使入射光减弱。

特征谱线因吸收而减弱的程度称吸光度A,在线性范围内与被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A=KC,式中K为常数;C为试样浓度;K包含了所有的常数。此式就是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

由于原子能级是量子化的,因此,在所有的情况下,原子对辐射的吸收都是有选择性的。由于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的排布不同,元素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时吸收的能量不同,因而各元素的共振吸收线具有不同的特征。

由此可作为元素定性的依据,而吸收辐射的强度可作为定量的依据。AAS现已成为无机元素定量分析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析方法。该法主要适用样品中微量及痕量组分分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