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编织背篓教程

如题所述

手工编织背篓教程如下:

准备主要材料:

竹条,小木板,塑料蜂窝板,废木尺,绳子,帆布带及配件,手钻,卷尺,木工凿,固定夹,旧皮带。

制作步骤:

制作竹篓首先是选竹,竹子不宜太老或者过嫩,要老嫩适中。然后是劈篾,经过师傅手作工序,前后需要经过锯竹—卷节—剖竹—开间—劈篾—劈丝—抽篾—抽丝—刮篾等。说说简单,因为篾匠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劈篾,这不,我直接从篾器厂购买了现成篾丝,以下是编制竹篓的方法。

1、准备到所需的篾条后,开始编笼底,横5条,竖11条。先用两片竹篾叠成十字形,然后在经向和纬向分别以挑一压一的形式。

2、编好横5条,竖11条后就形成竹篮底部。在挑一压一的同时,注意相邻竹篾之间的距离,编成的竹篮底大约18到35cm。

3、编织好底部后,再用小木板和塑料蜂窝板用螺丝夹紧固定。一是起到很好的加固底部,二是这样大大降低了编织的难度。

4、将篾丝用绳子捆扎在一起,以便下一步笼身的编织。

5、竹篓底座做好后,就可以开始纵向收身工序,也就是编竹篓的篓身。

6、以挑一压一的形式将篾丝弯起向纵向继续添加篾丝,这时添加的竹篾叫做围篾。

7、有规律的,围好第一圈,再围下一圈,围篓身的时候要掌握篓围的大小。

8、依次类推,以相同形式使原先平铺那些竹篾向纵向弯起并固定,直到四面全部围起形成竹篓的柱形。

9、在纵向继续以上述方法添加围篾,直到达到所需的篓身高度。篓身总高度为45cm,减去篓边高度,这里需要篓身高约42cm。

10、现在用剪刀开始修口,由于篾丝是一圈圈往上围的,就产生了篾丝本身高度的差距,所以要用剪刀修整最后一圈的篾条高度。

11、修好口后,将从底部弯起的外侧篾丝绕过顶部,将竹篾插在篓身上的织口处,形成完整牢固的竹篮身。

12、从底部弯起的内侧的竹篾沿篓口折断,最后就形成了一个平整的篓口。

13、准备二根宽3cm,厚约0.4cm的长篾条,用于作竹篓的篓圈。把二根长篾条用夹子固定在篓圈上面,固定好后,在用手钻钻二个用于固定竹篓手提的圆孔,再用小螺丝固定就旧皮带(竹篓提手)。

14、把竹篓内侧夹在木板上面塑形,由于夹子和木板的作用,使竹篓变成了一个猪腰形。

15、用绳子再次固定篓口。先将绳子沿篓围口绕一圈,再用胶带胶好绳头,绳头穿过篓身,形成了前斜捆绑篓口。

16、一圈绑好后,再以同样的方式回绑,最后再用夹子对竹篓再次塑形。

17、先把帆布带绕过竹篓底部,然后固定在篓围上面,形成一个背包带的固定方式。

18、用细线把帆布带固定在竹篓上面,这样竹篓就可以像背包一样可以背在身上,也可以用手提提起来

19、到这里竹篓已经做好了,竹篓本身带有很多水分,为了做到近一步防虫防霉防潮的效果,则必须进行自然晾干,如果有条件晾干后可以上些桐油之类的保护漆。

手工编织背篓须知

爱好者在制作竹器的时候,最好结合篾条加工机,用机器做篾条,手工编织竹器。这样能大大降低制作难度,让更多爱好者也能很好地制作出心仪的作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