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为妻纲 什么意思

夫为妻纲 什么意思

“夫为妻纲”就是丈夫要为妻子作好表率。

“纲”在此处是做表率的意思。

出自西汉董仲舒的《礼纬·含文嘉》:“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即君为臣之表率,父为子之表率,夫为妻之表率。

“夫为妻纲”在古代过于压制女性的权力和地位,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男女之间牵手都会被指责,而在现代它有了新的概念,做丈夫的不能违背自己在感情上的承诺,才真正成为“纲”。

扩展资料

三纲五常之说,起于董仲舒,完成于朱熹。但是董仲舒没有将“三纲”和“五常”并提连称,首次并提连称的是东汉后期的经学家马融。这种并提连称意味着封建思想家终于把封建纲纪和处理这种纲纪的道德原则结合为一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政治伦理道德体系。

宋朝时期,朱熹发展天理说,把“三纲五常”与“天理”联结在一起,他认为三纲、五常是天理的展开,是“天理”体现于社会规范的当然的产物。至此,朱熹的“理一分殊”论便成为社会生活秩序的规范了。

朱熹指出,三纲之中,“父为子纲”是基础,而它所要求的社会规范就是孝敬,这里的孝是指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父母有过错,做子女的也只能柔声以谏,不能触怒父母,“按照“父子相隐,直在其中”原则,子女隐瞒父母的罪责和过失,是符合天理人情的。

在父母面前,子女唯一明确的是孝敬,社会规范中的是非,善恶的标准都可不予考虑”。对父母行孝的延伸物就是弟对兄的“悌”,孝与悌是人子与兄弟的行为规范。孝悌是子、弟的责任和使命。朱熹把孝悌作为维系“父为子纲”的核心和纽带。

三纲之中,朱熹认为“君为臣纲”当是其首,对应的行为规范就是“忠”。所谓“忠”就是对君主尽心竭力,全心全意,毫无隐瞒,在朱熹看来,如果君待臣以礼,臣待君以忠,各自做好自己的角色,天下就会太平安定。

忠是下对上的社会规范理念,“而‘恕’是维持社会平衡,体现上对下的社会规范理念”。恕通俗的意思就是理解,体谅他人,为他人着想。恕在社会互动中具有重要地位,是预知他人行为,维持良好社会秩序的社会态度。 

对于“夫为妻纲”,朱熹也非常重视。夫妻构成的家庭式人伦关系得以产生的基础,而对应的行为规范是“节”,他极力赞赏当地的孝子、孝孙、义夫,并贬斥夫丧改嫁的做法。 

朱熹不但宣扬“三纲”,还倡导“五常”,把它作为各种社会关系之间准则。在朱熹看来,仁、义、理、智、信五常的核心是仁。仁表现于恻隐之心,礼表现为恭敬,义表现为羞恶,智是明辨之理,其心理表现为是非,信表现为忠信。

在朱熹看来,如果人们能真正掌握天理,恪守三纲,并拥有“五常”,在人们的生活中,都能有恻隐之心、行恭敬、知羞耻、辨是非、守忠信,社会将会安定和谐,这也正是朱熹的“三纲五常”之说的目的之所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6

国学启蒙三字经: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第2个回答  2021-03-13
纲的本意是表率。就是丈夫必须做好妻子的表率,负重而行,挣钱养老婆,妻子的所有需求就是丈夫奋斗牺牲奉献的唯一行为准则!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夫为妻纲,夫唱妇随,夫妇相敬如宾。
夫为一家之主。主,要能立正标竿。主,要明白道理。主,对妻要以坦诚相待,体贴关怀、鼓励、安慰,治家需包容让事,不该制造婆媳对立, 凡事以和为贵,为修身齐家的根本。在日常生活中夫妻能同甘与共苦,能同修与同福。
如家规难立,失了伦常,家就不能和蔼兴旺,此谓夫为妻纲。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05-14
就是妻子要听丈夫的,也就是说丈夫的言行就是妻子的唯一行为准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