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汇总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双簧戏:1918年,钱玄同与刘半农共同上演了一场双簧戏,标志着文学革命与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开始。钱玄同整理了社会上的反对声音,以“王敬轩”的笔名致信《新青年》编辑部,随后刘半农以答信的方式对王敬轩的观点进行反驳,这两封信被合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从而加深了文学革命的影响力。
2、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的文学研究会,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首个文学社团。其代表作家包括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等。该社团的重要刊物有《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文学研究会积极倡导“为人生”的文学理念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创造社:1921年,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人于日本东京成立了创造社。该社的主要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和《创造日》。创造社主张文学应尊重自我,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强调艺术是内心自然的流露,以及文学的本质在于情感。其作品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4、语丝社:得名于《语丝》周刊,该刊于1924年11月创刊,1930年3月停刊,语丝社也随之解散。《语丝》的主要撰稿人包括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林语堂等。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散文创作刊物,《语丝》主要发表杂文、短评、小品等作品。
5、革命文学论争:1928年至1929年间,鲁迅与茅盾等人与创造社、太阳社成员之间爆发了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论争起因于创造社、太阳社在推动革命文学时,受到左倾思潮的影响,以及自身世界观的问题,导致理论上的机械论错误。他们批判并试图清算鲁迅、茅盾、郁达夫等人的文学贡献,全面否定五四新文学传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