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杨花真无情,却为何惹人愁思?

如题所述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当时苏轼在汴京任翰林学士,与章质夫(名楶,浦城人,时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诗词唱和,采用次韵的方式创作。次韵,即依照章质夫原作的韵脚并按其顺序进行创作。


杨花无情却有情,韩愈《晚春》曾言其无才思,只知漫天飞舞,苏轼反其意,谓其虽看似无情,实则负载着深深愁绪。杨花飘落,如同牵动人心的柔肠,如白居易所描绘的柳枝,细长而缠绵。


困倦中的杨花,仿佛娇媚的眼睛被梦困扰,仿佛金昌绪《春怨》中的妇人,梦中寻找远方的爱人,却被黄莺的啼声打断。落花虽美,但难以再聚,"一池萍碎",苏轼以杨花落水成浮萍为证,表达了生命的无常。


春色本是杨花,而今却落红满地,难以重聚。风雨过后,杨花踪迹难寻,只剩一池破碎的浮萍。满园春色,三分已化为尘土,一分随流水消逝,剩下的是离人的眼泪,细碎且无奈。


此词以杨花为载体,抒发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哀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流转的深刻洞察。


扩展资料

本词为北宋词人苏轼所做,写于作者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二年。全词咏柳,是作者少有的婉约词作,也是北宋时期咏物的名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