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诗浪淘沙其七是哪一首?

如题所述

《浪淘沙·其七》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全诗内容为: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浪淘沙其七》的译文:
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般惊天吼地席卷而来,浪头高达数丈,冲击着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
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这首诗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八月涛声如万马奔腾般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片刻之间,潮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而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江大潮这一自然奇观的神往和赞叹之情。
刘禹锡(772年-842年)是唐代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字梦得,出生在河南洛阳,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刘禹锡于德宗贞元九年(793年)中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先后在淮南杜佑和监察御史任上。顺宗永贞元年(805年),他参与了王伾、王叔文发起的政治革新集团,但因革新失败,被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途中再贬为郎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

在九年后召还京都时,刘禹锡因赋《戏赠看花诸君子》诗,触怒权贵,被贬为播州(今贵州遵义)刺史。后来他再次被贬到连州、夔州、和州等地担任刺史。

在文宗大和元年(827年),刘禹锡因宰相裴度推荐,回到洛阳任主客郎中。第二年他被召入长安,担任集贤殿学士、礼部郎中,后来又出任苏州刺史、汝州刺史、同州刺史等职务。

文宗开成元年(836年),刘禹锡被迁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

在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逝世于洛阳。《浪淘沙其七》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15
浪淘沙·其七
唐代: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làng táo shā · qí qī
táng dài : liú yǔ xī
bā yuè tāo shēng hǒu dì lái , tóu gāo shù zhàng chù shān huí 。
xū yú què rù hǎi mén qù , juǎn qǐ shā duī sì xuě duī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