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栽培枸骨盆景

如题所述

                  

    枸骨,又名猫儿刺和鸟不宿。是冬青科冬青属的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形奇特革质,表面光亮,果鲜红,缀满枝头时比较漂亮的。枸骨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较耐阴,适于生长在微酸性的土壤上,有较强的萌蘖能力,耐修剪,生长较缓慢。

  一、苗源

  程序采用播种、扦插(通常在初夏进行,60天左右即可生根)和分株等到繁殖方法,均可得到幼苗。还可能在山野挖取野生桩。

  二、造型

  1、上盆

  通常于秋后或春季进行。枸骨侧根发达,但缺乏主根,因此移植时要带土球。用土用疏松肥沃、透气排水的微酸性土壤。用盆则宜选用与其深绿叶色有一定色差的蓝、紫、灰、褐等色彩的釉陶盆或紫砂陶盆。

  2、造型

  因枸骨的枝干较脆,故造型时间通常选在其树液流动较旺的梅雨季节进行。又因枸骨叶片大而硬,且有尖刺,因此一般用以制作大型的桩头盆景。形式可依其树形制成直干式,或斜干式,曲干式和悬崖式。造型之前要先将多余的叶片剪去,进行蟠扎。蟠扎要用棕丝。金属丝易造成枝叶破损。可将枸骨枝叶扎成云片状,作片要自然,不可死板,否则会失去韵味。

  3、养护

  (1)场地

  宜放于阴湿的环境中养护,冬季要入室内,夏季要遮荫。

  (2)浇水

  生长季应勤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忌积水。夏季可向叶面或地面喷水。

  (3)施肥

  一般夏季不施肥,冬季施一次肥,其他季节可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饼肥。

  (4)修剪

  枸骨萌发力强,耐修剪。为保持树形需经常修剪。

  (5)翻盆

  常于春季进行,通常2——3年换一次盆。

  (6)病虫害

  枸骨病虫害较少。但由于枝叶稠密,内部通风不良,易发生介壳虫和煤污病,应注意防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16
  枸骨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较耐阴,适于生长在微酸性的土壤上,有较强的萌蘖能力,耐修剪,生长较缓慢。
  一、苗源
  程序采用播种、扦插(通常在初夏进行,60天左右即可生根)和分株等到繁殖方法,均可得到幼苗。还可能在山野挖取野生桩。
  二、造型

  1、上盆
  一般的会在秋后或者是在春季进行,枸骨的侧根很发达,但是它的主根却缺乏,因此我们在移植的时候一定是要带土球的。用土的时候疏松的肥沃的、透水排水微寒性的土壤最为佳。
  用盆则宜选用与其深绿叶色有一定色差的蓝、紫、灰、褐等色彩的釉陶盆或紫砂陶盆。
  2、造型
  因枸骨的枝干较脆,故造型时间通常选在其树液流动较旺的梅雨季节进行。又因枸骨叶片大而硬,且有尖刺,因此一般用以制作大型的桩头盆景。形式可依其树形制成直干式,或斜干式,曲干式和悬崖式。造型之前要先将多余的叶片剪去,进行蟠扎。蟠扎要用棕丝。金属丝易造成枝叶破损。可将枸骨枝叶扎成云片状,作片要自然,不可死板,否则会失去韵味。
  3、养护
  (1)场地
  宜放于阴湿的环境中养护,冬季要入室内,夏季要遮荫。
  (2)浇水
  在枸骨生长季节的时候需要勤浇水,需要保持盆土的湿润度但是千万不能够有积水。在夏季的时候可以向叶面或者是地面喷沙一点水。

  (3)施肥
  一般夏季不施肥,冬季施一次肥,其他季节可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饼肥。
  (4)修剪
  枸骨萌发力强,耐修剪。为保持树形需经常修剪。
  (5)翻盆
  常于春季进行,通常2——3年换一次盆。
  (6)病虫害
  枸骨病虫害较少。但由于枝叶稠密,内部通风不良,易发生介壳虫和煤污病,应注意防治。
  
第2个回答  2015-05-24
一,枸骨盆景的放置场所:枸骨盆景耐荫,宜放置于半阴和湿润的环境中,干燥和强光处不适于生长。夏季要搭棚遮荫,或放在树荫下、水池旁。冬季宜收进室内。
二,枸骨盆景的栽培:
栽培枸骨盆景第一步是浇水和施肥:平时宜保持盆土有一定的湿度,春夏生长季节要勤浇水,并要常在叶面喷水。施肥:枸骨盆景在生长期可每隔半个月施一次稀薄的腐熟的饼肥水,冬季只需施一次基肥。
栽培枸骨盆景第二步是修剪:枸骨萌发力强,很耐修剪,平时可随时剪去不必要的徒长枝、萌发枝和摘掉多余的芽,以保持一定的树形。
栽培枸骨盆景第三步是翻盆:每隔2~3年进行一次,时间宜在春季2~3月,秋后亦可。翻盆时可结合修剪,除去部分老根,并换去1B2以上旧土,壅以肥沃疏松新土,以促进根系的发育。
栽培枸骨盆景第四步是病虫害防治:枸骨木质致密,叶质坚硬,病虫害较少。有时枝干会发生因木虱危害引起的烟煤病,可喷洒波尔多液,涂以石硫合剂予以防治。有时见介壳虫危害,而致不能结实,可用砷酸铅喷杀之。或于早春喷射50%乐果乳油剂2000倍液,毒杀越冬木虱,以后每隔7天喷射1次,连续3次即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