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练习

下列各句中的“郊”字,不作状语的一项是

A.赵王自郊迎

B.寒郊桑柘稀,秋色晓依依

C.晋侯郊劳

D.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请写出各项解释和判断依据,谢谢

A、赵王自郊迎——赵孝成王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他(唐雎)。(《唐雎说信陵君》)
B.寒郊桑柘稀,秋色晓依依——清寒的郊外桑树、柘树显得稀疏了,秋色在这清晨是如此让人喜爱留恋。(欧阳修《秋郊晓行》翻译是我独立翻译)
C.晋侯郊劳——晋侯到郊外劳军(慰问军队)(未找到准确出处,但句子太简单了。《左传 昭公二年》中有“晋侯使郊劳”句)
D.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 秦穆公穿着白色的衣服在郊外等候,对着被释放回来的将士哭着(说:……)
(《左传 秦晋崤之战》,百度百科有专题《崤之战》)
由译文可以看出,A中的“郊”字意为“郊外”与前面的介词“自”(到)合起来构成介宾短语(到郊外)做状语修饰动词“迎”;C、D中的“郊”字意思相同,都是“到郊外”之意,做后面动词的状语,实际上是因为他们是名次作状语了,才翻译成“到郊外”的。而答案B中“郊”字意为“郊外”做主语中心语,“寒郊”为主语,“桑柘希”为主谓短语做谓语。
浪费了我一点时间,批评下你的学习态度,网上资料这么丰富,应该自己通过百度搜索去查查,消耗别人时间,求助于人是不是也该给点分数,呵呵。
不过感谢你的问题引发我的学习兴趣,我也有收获,88.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28
B 名词 “郊外”义
余皆作状语 分别作动词“迎”、“劳”、“次”的状语
第2个回答  2009-11-28
除了B不做状语,其余A、C、D三项都做状语。因此答案为B.
第3个回答  2009-11-28
A和B都是名词
C到郊外
D不知道
答案应该是C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