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适合高中生演出的20分钟剧本

最好是有教育意义的不带爱情色彩。 因为我们校长不让我们演那方面的。

  不错的原创剧本,考虑考虑吧。
  剧目:《说难》
  人物: 韩非 李斯 赵高 秦王 秦王后
  第一幕:秦王召韩非
  秦王:(读书而叹息说)唉,真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我要是能和这个作者交游,虽死无憾了。
  (王后端茶上)
  王后:什么事情使大王叹气啊?
  秦王:王后来看这些文章,寡人若能与此人交游,虽死无憾。
  王后:李廷尉博学多才,何不召他来问问?
  秦王:王后说的是。赵高,召廷尉李斯速来见寡人。
  赵高:是。
  王后:臣妾告退。
  (王后、赵高下, 赵高与李斯同上)
  李斯:参见大王!
  秦王:卿是博学之士,看看这些文章出自何人之手。
  (李斯接竹简)
  李斯:(笑着说)此乃我旧时同窗韩非之作。
  秦王:哦,何国人士?
  李斯:秦之邻国韩国人士,甚有才华。
  秦王:寡人欲召此人入秦来辅佐秦室,卿意下如何?
  李斯:大王若得此人,则天下可得矣。
  赵高:胡说,难道比大王还有才能吗?
  秦王:赵高,不得胡言乱语。廷尉曾对寡人说过,六国权臣名士,可以金玉交结者,则厚财贿之;不可以金玉交结者,则利剑刺之。不知对韩非,该用哪种方法?
  李斯:韩非是君子,恐怕不会为财所动,也难以用死来使他畏惧。
  秦王:那寡人该如何做呢?
  李斯:臣以为,君子所求,只在‘理解’二宇。韩非数次上书韩王,韩王不用,心中怨恨已久。大王若能用,韩非感知遇之恩,一定反韩投秦,竭死报效。
  (李斯躬身低头,转忧)
  秦王:卿所言极是,寡人如何使韩非来秦呢?
  赵高:这还不简单,下令前方将士攻打韩国就是了。韩王若要求和,就把韩非送来秦国。(赵高诡笑,李斯默不作声)
  秦王:就依你所言,韩王要和谈的话,就派韩非做使者。
  秦王:来人,传令蒙武将军,即日攻打韩国。
  (旁白:秦以三十万大军进攻韩国,韩国弱小,韩王求和,派韩非出使秦国)
  第二幕:韩非见秦王
  (秦王坐朝廷,李斯、赵高、韩非同上)
  李斯:非兄,你我昔日一别,终得一见,一切可好?
  韩非:一切安好,多谢斯兄惦念!
  李斯:今日觐见秦王,还请注意言行举止。
  韩非:非自知其中道理,斯兄不必担心。
  (赵高进殿禀告,秦王正欣赏舞蹈)
  赵高:大王,韩非觐见。
  韩非:韩非奉韩王之命拜、拜见大王。(躬身)
  秦王:免礼!
  韩非:献上美人两名,玉璧一双……
  (秦王打断说)
  秦王:好了,那些交由赵高处理吧。众人都退下,寡人要与韩先生谈话。
  (李斯、赵高等人同下,李斯、赵高在门外偷听)
  久闻韩先生之名,今日终得相见。(坚决直入主题地说)韩先生就留下来辅佐寡人吧。
  (韩非惊愕抬头望秦王,面露愁容)
  韩非:大、大、大王果然与、与众不同,开口就如惊天雷。臣是、是韩国派来与贵国和谈的使、使者,大王想必忘了此事。
  秦王:寡人当然记得,只是爱才而已,先生就留下来吧。
  韩非:臣有自、自、自知之明,著书立说还可以,如果说处理政事、待人接物,就不是臣的所长了。
  秦王:先生此言差矣,著书立说的目的也是为了济世,否则留给虫咬,岂不是白辛苦一场?
  韩非:各人天生性、性格禀赋不同,或辩才无碍,机智善变,适使国外,不、不辱君命;或雄才大略,为人君筹划策略;或谨于治事,可、可为主上牧民施政
  秦王:先生自己是哪种类型呢?
  韩非:韩非性急口吃,多牢骚,关在家里著、著书罢了。
  秦王:先生过谦,据寡人所知,先生也曾数次劝说韩王,难道没有出仕之心?
  韩非:(情绪哀伤)故国衰弱,谄媚阿谀祸乱朝纲,韩非着急,不自量力作些无用之谏,参与政事,并不是臣的本意。
  秦王:先生果然善辩,寡人曾经读先生的《五蠹》《说难》,恳请先生为寡人讲讲治国之道吧。
  韩非:大王过奖,皮毛而已,且讲一二。
  秦王:愿听教诲。
  韩非:(语气舒缓有节奏地)执法贵在平等,不能有法外之人,最好连人君也不能例外。儒家用文乱法,游侠以武犯禁,权贵显要不服法律限制,执法者多歪曲法令来将就个人,这都是法无法彻底执行的主要原因,所谓上行下效,因此罚应自上起,而不是所谓的刑不上大夫。
  秦王:(欣悦地)正合我意!
  韩非:举世有道,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计算得到的,也要计算失去的。想要做好一件事往往先破坏它。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秦王:韩先生所言极是。请再为寡人讲讲君臣之道吧!
  韩非: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有道之君,不贵其臣;贵之富之,彼将代之。爱臣太亲,必危主身;人臣太贵,必易其主。
  韩非:君臣之间的利益是相违背的。
  秦王:哦,何以见得?
  韩非:君主的利益在于尊贤,臣子的利益在于无能而任官。所以大凡奸臣都想顺从君主的心意,来取得哗众取宠的权势。因此,君主所喜欢的,大臣就顺着恭维,君主所憎恨的,大臣就跟着诋毁。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作为臣子的没有片刻时间不在注视君主的活动,而君主却疏忽傲慢地处在高位,所以才有弑君僭越的事情发生。
  秦王:(脸色沉重)韩先生果然是有才能的人。
  韩非:臣还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秦王:但说无妨。
  韩非:作为一国君主,最大的忧患在于信任臣子,信任他们就会被制约。
  秦王:先生所说的,寡人记下了。寡人还有一事想问,先生可知姚贾此人?
  韩非:姚贾是我的旧相识,很有才干。他曾做过魏国大梁的门监,但常做些收贿买放之事,后来为人告发,逃到赵国,由人介绍在赵王跟前为臣,最后又因为犯事被逐放。
  (李斯听到,大惊。对赵高说姚贾是我推荐的,韩非现在说姚贾坏话,秦王若是怪罪下来,我都要受连坐之罪,说不定以后还会说你我的坏话,韩非绝对不能留在秦国,留在秦国对我们不利。赵高点头表示赞同)
  秦王:韩先生想必也累了。来人,带韩先生到别馆休息。
  韩非:韩非告退。(侍卫上带韩非下)
  秦王:找李廷尉进来。
  (赵高、李斯上)
  秦王:李廷尉,韩非是你的旧时同窗,你觉得韩非怎么样?
  李斯:韩非思想的深刻,文采的激扬,心灵的赤诚,学识的厚重,都在微臣之上。然臣认为韩非不能重用。
  秦王:卿最初推荐韩非,说得此人可得天下,今又说不能重用,却是为何?
  李斯:韩非,此次出使秦国,是为韩谋和图存而来。今大王欲扫乎诸侯,兼并六国,韩国首当其冲。韩非,韩人也,终会为韩而不会为秦,此乃人之常情。
  秦王:(沉默一下,反问道)卿在《谏逐客书》中有言:‘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寡人还没有忘记。如果说,韩非是韩人,不肯为我所用,卿为楚人,为何愿为秦国效力呢?
  李斯:境遇不一,情自各异,容臣为大王详说。
  韩非,韩之公子也,与韩王是堂兄弟,血脉相连,爱韩如家,兴亡与共。虽是治国之良才,却绝非助大王并吞六国、一统天下之人。小臣本上蔡布衣,闾巷黔首,在楚国,一无恒产,二元官职,三无爵位,属于‘三无’阶层,对楚国有什么眷恋呢?
  秦王:可惜啊!一代英才不能为寡人所用!
  李斯:韩非此次出使,意在惑秦,不如尽早归之。
  秦王:才如美色,不属寡人所有,必为他人所用。非我之色,即非色也;非我之才,即非才也。
  赵高:大王之意是……
  秦王:(叹息语)韩非是人才,回到韩国必定是我们的忧患,不如依法诛之。
  李斯:敢问大王,以何罪治之?
  秦王:卿是廷尉,还让寡人来教你吗?
  赵高:对,以特务间谍之名把他下狱,嘿嘿……
  (赵高、李斯同下)
  第三幕:韩非饮鸩自尽
  李斯:非兄,李斯来看你了,典狱没有难为你吧?
  韩非:多谢斯兄惦念,典狱对韩非很好。
  李斯:你我同窗多年,不想你今天却被诬陷为间谍……
  韩非:斯兄不、不必伤心,可曾记得在荀卿门下时,荀卿曾提到庞、庞涓与孙膑的历史,老师曾告诫我们要相亲相爱,斯兄一定要救我啊。
  李斯:秦法严厉,我又身为廷尉,定会秉公执法,替非兄洗刷冤屈。
  韩非:秦法严峻,天下闻名,我韩非一身傲骨,怎么能面对刀笔吏?我要斯兄救我,并不是救我不死,而是求你让我死得有尊严。我韩非宁死不辱,人称秦国虎狼之国,秦王个个凶残成性,翻脸成仇,所以我袖中一直藏有鸩药备不时之需,可惜被送到这里时,全被他们搜走了。
  李斯:(李斯喜,仍恢复平静)非兄且不可自断啊!
  韩非:我一生堂、堂正正做人,行事光、光明磊落,从不懂什么委、委曲求全。最后拜托斯兄一事,请找些鸩酒给我,让我尽快一了百了吧。
  李斯:这怎么可以!这怎么可以!事情还有挽回余地。非兄稍安勿躁,我去找典狱交代几句就带非兄去见秦王,拚死也要为非兄解脱。
  (李斯下,鸩酒故意从袖口遗落,音乐起,)
  (韩非总结自己的一生,众童子同出朗读)
  旁白:秦王随后以韩王派韩非间谍之罪攻打韩国,韩国灭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