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室生白”是什么意思啊

如题所述

意思是心无任何杂念,就会悟出“道”来,生出智慧;也常用以形容清澈明朗的境界。虚:使空虚;室:指心;白:指道。

拼音:xū shì shēng bái

出处:《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译文:心无任何杂念,就会悟出“道”来,非常喜庆。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1、虚室上白

拼音:xū shì shàng bái 

释义:虚:使空虚;室:指心;白:指道。心无任何杂念,就会悟出“道”来,生出智慧。也常用以形容清澈明朗的境界。

2、吉祥止止

拼音:jí xiáng zhǐ zhǐ

释义:第一个止字是留止的意思,第二个止字是助词,指喜庆。

出处:《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译文:心无任何杂念,就会悟出“道”来,非常喜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4

释义:意思是心无任何杂念,就会悟出“道”来,生出智慧;也常用以形容清澈明朗的境界。

读音:xū shì shēng bái

出处:《庄子·人间世》“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译文:

听说过有智慧才能了解事物,不曾听说过没有智慧也可以了解事物。看一看那空旷的环宇,空明的心境顿时独存精白,而什么也都不复存在,一切吉祥之事都消逝于凝静的境界。

造句:他猛地睁开双眼,虚室生白,整个房间陡然一亮,又即刻隐去。

扩展资料:

近义词:羽化登仙

释义:意思是人得道而飞升成仙。形容人远离尘嚣,飘洒如临仙境。

读音:yǔ huà dēng xiān

出处:宋·苏轼《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译文: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造句:她以为自己已羽化登仙,从此远离俗世纷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5-11-15
唉/你们所讲的太深奥了.那是对象牙塔的大学生而言。如果简单扼要我认为应该这样解释;虚:为看不见.摸不着. 室:为房子.屋内. 生:为可以.出现. 白:为白天.光线。 因此。虚室生白可以解释为:在黑暗的房内感觉就象白天一样能看见东西。 嘿嘿..不才拙见。
第3个回答  2005-11-15
1.其实百度的界面就有 虚室生白 的味道

所以我喜欢百度

2.下面一首诗里面就化用了这个典故

胸中无锁眉自开,清风大地闲往来.

山河大地梦里事,畅笑一声天地白!----竹敖

2.
南怀瑾:
关于养神、养气的原则,他在《逍遥游》中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与孟子的养浩然之气,直养而无害的观念,确有南腔北调,殊途同归之妙。他在《养生主》中,又说:"缘督(督脉)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同于"方士"修炼精气而成内丹的方法与观念,完全一致。他在《人间世》中,借用孔子与颜回的对话作寓言,又提出养心的心斋方法与原则,如说:"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颜回曰:目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口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人游其樊,而无感其名,人则鸣,不人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地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羲、几遽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庄子》这一节的心斋论,是与他"坐忘论"的方法与原则互通,与"缘督以为经"等养气之论,又是另一面目的方法。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5
《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陆德明释文:崔云:‘白者,日光所照也。’
司马云:“室,比喻心,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

后常用来形容一种澄澈明朗的境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