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全诗: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

如题所述

年代:唐
作者:张九龄
作品:西江夜行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
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梦李白二首
作者:【杜甫】 年代:【唐】 体裁:【五古】 类别:【未知】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8-31
年代:唐
作者:张九龄
作品:西江夜行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
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梦李白二首
作者:【杜甫】 年代:【唐】 体裁:【五古】 类别:【未知】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解】:
1、明:表明。
2、枫林青:指李白所在;
3、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
4、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
可见。

【评析】:?
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
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
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
第一首倾注着对李白安危的关心,第二首侧重在嗟叹李白一生的不幸。因为怀念太深,老朋友便时常走入梦里来了。梦中的情景,比写实更诚挚动人。也让我们感到诗人是李白最知心的朋友,感叹当时的社会对李白是多么的不公。

年代:唐

作者:马戴

作品:灞上秋居

内容: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释:

灞原:即灞上,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

简析:

这首诗的前六句创造了浓烈的客愁气氛,但结句太直露。
第2个回答  2006-08-31
西江夜行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

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梦李白二首之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灞上秋居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