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呐喊>共收录鲁迅先生什么时候所作的哪十五部小说?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1、<呐喊>共收录鲁迅先生什么时候所作的哪十五部小说?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结合具体情节,分析狂人这一人物形象。狂人之狂体现在哪里?举例说明。
3、简述《明天》的故事情节
4、《一件小事》中的“一件小事”指的是什么?《头发的故事》中的“头发”指代什么?
5、分析“九斤老太”、“赵七爷”这两个人物形象
6、概括并简析压迫者、革命者、帮闲者、善良人及旧知识分子形象
7、《药》的主题是什么?小说的线索有什么特点?结合人物与情节,分析小说中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8、《阿Q正传》作为鲁迅的代表作,已经翻译为好几国文字,与世界名著分庭抗礼,博得不少国际的光荣。《阿Q正传》这样打动人心,倾倒一世,其中包蕴着一种严肃的意义——对中国名族的劣根性的探究。请分析文中所影射的中国名族的劣根性。

《狂人日记》《孔乙己》 《药》 《明天》《一件小事》 《头发的故事》 《风波》 《故乡》 《阿Q正传》 《端午节》 《白光》 《兔和猫》 《鸭的喜剧》
《社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20
鲁迅[1](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为豫才。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出生在浙江绍兴府城内东厂房口,汉族。他幼年丧父,生活寒苦,就靠母亲和姐姐帮人洗衣服维持生计。曾有过百来个笔名,而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鲁迅先生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小说《祝福》、《阿Q正传》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先生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现代的圣人,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第2个回答  2009-10-17
彷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