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开幕式

全运会开幕式上运用了那些高科技手段才营造出这么美轮美奂的场面?
希望回答详细些,如果能配图作介绍就最好了, 先说声谢谢

此次全运会科技含量非常高,是开幕式上最大的亮点。 

   一、360度视频 48台巴克投影机制造

  在开幕式现场,不少观众惊奇地发现,无论是在主席台上,还是在角落里,“大碗幕”上的视频都是一样的。对此,开幕式执行导演刘冠麟告诉记者,开幕式现场用特效灯近3000台,“大碗幕”分上下两个,开幕式现场的投影也有两种,上面的“碗”通过48台巴克投影仪投放视频,下面通过PG灯投放静态图像。

  据了解,现在世界上最好的投影机之一是巴克投影机,“全世界也就有70台左右的机器,我们这一次就调集了其中的48台。”刘冠麟说当初提出这个创意时,外方专家都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我们就做成了,我们就是想利用这些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完成一次让人印象深刻的全运会开幕式。”刘冠麟表示,他从事这一行工作已经很多年了,这么大的空中屏幕、这么清晰的视频画面、这么大量地使用投影机,他从来没见过,甚至都没有听说过。

  在开幕式现场,经过半年多的实验和磨合,48台巴克投影仪同时向上面的大碗投放同一个视频,通过画面压边的形式,既保证视频的一体性,又保证了360度都能看到同一个画面。这个技术难度非常大,国内也是首次使用。刘冠麟还介绍说,“大碗幕”上出现360度视频技术难度比较大的另一个方面是画面比例的问题,大家看到的画面一般都是16:9,我们的画面是10:1,而且“大碗幕”是底下窄上面大还要解决变形的问题,所以在前期拍摄和计算机设计的时候把变形问题都给算进去了。

  二、“碗幕”升降 98条威亚挥洒自如

    

  在开幕式上,“碗幕”时而升空时而落地,时而延展成一个巨大的“灯笼”。刘冠麟透露说,“大碗幕”可以做上下的移动,这完全是因为使用了高空威亚技术,大家看到的体育场内的钢丝,就是威亚技术的载体。

  “威亚”起初用于电影拍摄中,用于拍摄高空飞行特技,后被引入到大型文艺演出中。这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电影可以重复拍摄一个动作,而现场演出只能一次成功,这就给开幕式演出演员提出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为此,导演团队反复论证每一个节目的安全性,演员们反复练习道具操控和表演,保证演出成功。

  刘冠麟说,全运会开幕式用了98条“威亚”,通过威亚技术,碗幕还可以进行变换。根据演出的需要,体育场内的碗幕可以变成上下两个“碗”,也是由下面的“碗”套上上面的“碗”,还可以把两个“碗”变换成一个“碗”,这样就最大程度保证了演出的多样性和唯美性,更加有利于开幕式的演出效果。 

  三、如何防风 “风洞”成秘密武器

  全运会开幕式没开始之前,导演组就非常关心天气,有的工作人员不时伸手感受一下风力。经过采取多种措施,碗幕的使用基本上没受到影响。

  “碗幕最怕的是风”,刘冠麟说,碗幕是投影介质,说白了碗幕的材料就是电影的银幕,但为了防风的需要,碗幕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是由一条条银幕组成的,中间设有风洞,观众从看台上是看不出来的,并且也不影响视频的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