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语文成绩?

我今年高考语文标准分430分,现在复读准备明年的高考。请问,我应该从哪方面着手,提高我的语文成绩?

首先,我认为,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必须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爱默生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第一秘决”;刘秀同志也讲过:“有志者事竟成”;我一直把这话作为引导学生的行动指南。大家都知道.绝大部分语文基础差、底子薄,以致造成对语文科没有多大兴趣,语文成绩差。怎样才能改变这个局面呢?我认为应该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课堂上,尽量出些较容易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有“语文也不是很难”的感慨。我一直以来都在课堂上进行这样的试验,每道题都让学生回答或在黑板上板书,如果其他学生有什么不同意见,随时可以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无论是对或错都无所谓,直到没人回答为止,然后再给予点评。对的表扬,错的帮助其分析原因,找出根源,通过这样,学生积极性高了,自信心有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增强了,成绩自然也提高了。

其次,指导学生自己出测验题(指基础知识方面)、抽签考试、学生互相评卷,定出合格分数,否则补考,我觉得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亦有好处。“熟能生巧”这个道理在此能充分体现。学生通过出题、评卷这两个步骤,使学生对学习语文有了导向,有了目标,无形中产生了看书——做作业——复习的过程。有学生跟我说:“老师,出考试题是一享受”。这样,学生感觉主动,兴趣浓,同时也促使了平时懒动手、懒动脑筋的学生学习。另外,抽签考试,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主动性,提高了兴趣,你如果能看到学生抽签时那种期待的神态,神秘的表情,可能你也会不觉意地笑起来,大家都希望能抽到同等水平学生的试题,因为差生出的试题可能浅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出的试题深些,如果是差生抽到成绩好的学生出的试题,那就惨了,原因是成绩好的学生自己认为容易的他不会出,专门挑些自己掌握不够的知识点出题,因此,害苦了成绩差的同学。如果要补考,那也没什么,只是重复复习一遍罢了,其实也是巩固语文科知识的好方法,甚至连合格的同学也会陪着补考。通过一学期的训练,我班有一位入学时语文才考了十三分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提高到五十分,进步很快。同级同学问他有什么窍门,他说:“都是自己出题考试助了我。”

再次,适当引导学生读课外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成绩亦有很大好处。例如《作文书》、《名人名著》、《黄金时代》、《故事会》等一系列课外书。我们都知道,一般“普通班”的学生喜欢看课外书。我们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看书时,尽量动笔写一下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方面。引导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用工具书认字,同时教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方法,例如第一步使学生明确怎样读——即快速认真地把文章看一遍,粗略了解文章的内容,用笔圈出不会的字词,借助字典扫清障碍;第二步细细品味。这一过程,理清文章结构,能够复述文章内容,归纳文章的中心;第三步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仔细推敲、品味关键语句。学生通过以上步骤进行阅读,能使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目的,有任务感,从而会更认真、仔细、深入地阅读文章,激发他们的思维,另外,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了语文成绩。

第四、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写文章,也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好方法。“普通班”的学生普遍怕写作文,特别是初一新生,甚至有个别在小学时从未写过文章,那怎样帮助他们呢?(一)、先做通他们思想工作,引导他们从写一句话开始,每天增加一句,至了第十天就差不多能写一百字左右作文,依此类推,学期中大概能写六百字左右的文章了;也可以让他们放开胆子去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用实实在在的话,写真真实实的事。例如 ,作文题目《小学生活趣事》,让学生回忆,哪些事最有趣,就写哪些事,随便写,怎高兴就怎写,怎样有趣就怎样写,这样,最怕写作文的学生也能写出动人的文章来。从而使学生对写作文有好感、有信心,觉得自己在进步、在提高。二、让学生写命题日记。题材多数是让学生说心里话,劝自己上进,助人改过,赞扬真善美,歌颂心灵美的人,歌颂美好的事,使之起双重作用——既提高写作水平,又学会做人。例如:《我进入初中以后……》、《考完期中试以后……》、《假如我是××》、《从××身上学到的……》、《预习也是一种享受》等日记题目。此类文章就是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事情,写出来的文章有真情实感,贴近生活。学生进入角色快,兴致高,激发了他们写作文的兴趣,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另外,我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尝试。如课外语文课、让学生当语文老师上课、享受音乐语文课、分开男女生上课等,这些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语文成绩也有一定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5-11-19
1.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积极性通常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认真、紧张、主动与顽强状态。作为学习积极性的一系列心理现象,都与学习需要直接相联,受制于学习动机
从名人名言和学习积极性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良好的学习动机,对于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是极为重要的。

2.说 通过我们个性化的语言,传递出学习结果,把语言信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3.写 把语言信息转化为个性化的文字,通过作文、日记、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表达出来。

4.演 学习课文后,用自己的感悟演课文,可以训练语感、感悟意境。

5.画 通过画画体验对课文信息的分析、判断。

6.唱 通过我们对课文的感悟,谱上自己喜欢的曲调,用歌声来感悟。

生活的任何内容都离不开语文,只要有意识地学习,在生活的任何场合都可以学到语文。因而语文具有最便于自学的突出特点。二是情感性。“文章不是无情物。”不仅文章,就连我们民族的文字也个个充满着感情色彩。教师带着感情教,才有可能教好;学生带着感情学,才有可能学好。离开了感情因素去单纯地学知识,是导致学生对语文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灵活性。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呈现线形或链条形排列,而是螺旋式上升。因而语文学习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是很严格的,是相对而言的。根据上述特点,学语文不能搞自我封闭,不能机械死板地学。要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沟通起来,把学习内容与生活感受融汇起来。自己带着感情领悟了的东西、与自己的生活感受交融了东西,才真正是自己的东西。我们不是都有这样的体会吗?

学语文还必须多读多背多写,自己不读不背不写,光听老师讲得天花乱坠,是学不好语文的。认真听讲是重要的,但自己动口动手动脑更重要。要培养自己对知识和书籍的渴望。学会对课文进行速读、细读、研读,精彩的篇章一定要能够背诵;课外要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并学会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要学会有条有理地做笔记,坚持不懈地记日记,有感而发地写文章,生活活泼地开展各种活动,还要关注社会生活

只要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以日积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祝福你。
第2个回答  2005-11-19
以前初中时我的语文业不怎么好,特苦恼写作文;但是到了高中以后,语文却成了我拿手的科目,作文也拿了好几次奖。
契机是我初二是看了一本《简爱》,觉得写得很好,于是开始对语文有兴趣了。所以我给你的建议是看名著,培养兴趣,看得多了,你拿到一篇文章它想说什么,就清晰多了,会有助于你现代文阅读的。写作业会慢慢上来了。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要希望一下子飞跃,因为语文本身就是一个注重积累的学科。
作文我最有心得:
除了多看名著以外;还有一点就是要多练笔,开始会觉得很枯燥,没什么可写。但是一定要坚持下来,多观察生活,多看看身变发生的事情。我们那时候,每周老师都会留“周记”,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就相当于一周一次作文啦,就拿它当作是练笔的好时机就可以了,要认真对待。
那时我还干过一件事,就是在看书时,把觉得写得好的词语句子摘抄下来,有事没事多看看,这对你写作时的语言表达是有帮助的。
古文的提高,我记得我是看了半套《三国演义》,它既不是普通的现代文,又不是那种很难懂的古文,所以我觉得还是比较合适的。
说了这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_^
第3个回答  2005-11-18
我的经验之谈:怎样提升语文水平?(初中的同学也可参考)

提高语文能力靠的是慢功,有的人说考语文要凭运气,也有的人说要看感觉。运气好或者感觉对的话,就能取得较高的分数,甚至有可能爆个冷门。刚开始我也抱着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每到考语文之前就要“酝酿”一番,希望能找到所谓的“感觉”。后来,通过与几个同学的交流,加上自己也看了一些师兄师姐们介绍学习经验的书,我渐渐觉得,学语文,是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的。�

首先,要多看一些书,这是每个人都有的体会。通过看一些文学名著,或是报刊杂志,可以培养语感,还能学到不少文学常识,以及一些新鲜有趣的观点。现在的语文考试,阅读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不仅有文言文阅读,还有科技文、现代文阅读。要想在课堂上把所有这些能力统统培养起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只能靠课外的努力。�

我比较喜欢看像《读者》、《散文》之类的杂志。看《读者》,可以了解到许多独到的观点,看到一些内涵丰厚的文章,使自己也变得爱思考起来。尤其在写作时,我更是常常受到它的启发。现在作文的一个很重要的评分标准就是是否有创新、有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样的见解,往往不是凭空就可以产生的。它取决于你的阅历、你的人生体会。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是简简单单的两点一线,很少有机会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因此读书看报就不失为一条捷径。而在时间金钱都有所限制的情况下,看《读者》更不愧为捷径中的捷径。更何况,它也是我们放松自己的好伴侣。�

看《散文》,是通过语文老师的介绍。教我语文的陈武老师是一位文学功底很深的人。他的课真正花在课本上的时间并不多,他更愿意教我们一些从课本里引出来的知识。三年下来,我觉得自己的确学到了许多东西。尤其是文学修养方面提高不少。记得当初他向我们推荐《散文》时,没有说太多,只有几个字我印象特深:“腹中有书气自华。”于是我开始学着欣赏《散文》。刚开始时,也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后来,当我静下心来,细细地体会那流淌在字里行间的微妙的感觉,我仿佛一下子就被文字的美攫住了。原来文章还可以这样写!一段很普通的经历到了作家笔下,却完全可以获得诗一般的美感。我喜欢反反复复地读那些自己特别有感触的文字,直到把它们背下,然后不经意地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文笔果然有了提高。同时,通过揣摩作者的感受,不知不觉我就养成了一种爱思考的习惯,这一点在做文字表述题的时候特别有用,下手更快,思考角度也更准确。�

此外,有空时多翻翻字典也是一种好办法。例如,做拼音题时,就翻翻《新华字典》,把自己以前读得不准确的字记在一个小本子上,考前再看一看,印象就比较深。另外,平时听新闻时也可多留一个心眼,注意听听播音员的发音,碰到哪个字他发得和你不一样,就记下来,查查字典,看是他发得对还是你发得对,这样做印象特别深。做词语用法的题目时,就翻《现代汉语词典》或《成语词典》。不要局限在要查的那个词上,最好能把前后的词都看一下,既能通过比较加深印象,又能同时学到不少新词。这个工作最好能每天都做,每天记几个,积少成多。记得高三那年,老师让语文科代表每天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抄些成语或容易出错的词语、容易读错的字等,下课后大家都会自觉地去看一看,一些细心的同学还会把它们都整理在一个本子上。到高三下学期做模拟试卷时,我们班同学在这种题上出错的已经很少了。�

在写作方面,除了多看书看报外,还可适当记点日记周记之类,锻炼文笔,久而久之,就会越写越顺。一些喜欢听歌的同学常常会记些喜欢的歌词,在写作时用一用,还真不愧为一种好办法,最起码在语言上就占了不少优势。当然,也可以背一些优美的句子,使它们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常记常用,写作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总之,语文就像中药,越熬越有味。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感觉”越来越准了时,你的努力就已经得到了回报。�

语文的功夫都在平时的积累上,除了个别“感觉”突然变得特别好的之外,平时是怎样的水平,高考就会考得怎样。与其抱着侥幸的心理等待着“奇迹”出现,还不如踏踏实实地把功夫练到家。考前语文基本上是没什么好复习的,但也不是完全放弃,你可以在复习的间隙看看文学常识,翻翻杂志什么的,或者做一两份模拟试卷,保持对题型的熟悉程度也就足够了。最重要的还是信心问题,千万不要因为平时语文成绩不稳定就对自己失去信心,放下一切的包袱,你一定会在高考考场上有一个新的突破。
好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12-04
多读、多背课文,认真听课,不能走神,多复习。祝你能提高成绩。
相似回答